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1987~1988年我们在牡丹江和延边林区对莱姆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一些林场莱姆病的患病率和自然感染率较高。大青林场共有人口1 030人,在检查的628人中,发现莱姆病患者37例。在小白林场人群中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伯氏包柔氏体自然感染率为22.5%。从牡丹江林区收集的全沟硬蜱中,分离出了3株包柔氏体,其中M7菌株经单克隆抗体测定和电镜观察,确证为伯氏包柔氏体。在医院收集162份疑似森林脑炎病人血清,其中38份血清抗伯氏包柔氏体抗体阳性。对15例经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莱姆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治疗,证明大剂量青霉素可以治愈全身性红斑。并从1例慢性游走性红斑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包柔氏体。 相似文献
2.
3.
4.
新疆人畜军团病血清学调查和后肢瘫痪羔羊嗜肺军团菌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81年4月至1984年期间,在新疆博尔塔拉地区不明热患者、后肢瘫痪绵羊及健康牛只的血清学调查及其病原体分离结果,在人和动物中有高水平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和6型抗体。1982年从一只后肢瘫痪的羔羊内脏分离到一株细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鸡胚中生长,其血清学反应符合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82007株)。1985年4月从另一只瘫痪羔羊的脾脏又分离到一株类似的菌株,这一菌株经鉴定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命名为CXJ85013株。在我国,从家畜中分离到的这两株菌,对于在动物中和外环境水源和土壤中进行军团病流行病学监测,以防止人军团病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资料表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中嗜肺军团菌抗体,共敏感性和特异牲较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及微量凝集反应(MA)要高。由于冻干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以下简称HRPSIgG)只能检测人中嗜肺军团菌抗体,而辣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报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天津市195名健康人嗜肺军团菌Ⅰ型抗体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几何平均滴度为1:81.7,男女平均滴度无显著差别,30~39岁年龄组最高,60岁以上次之,50~59岁抗体水平最低,分别为1:131.6、1:106.4、1:59.1。10/105(5.1%)滴度 ≥ 1:2560,提示健康人群中有军团菌隐性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