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篇 |
完全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73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患者就医权益与医院义务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属高智能型,专业技术密集型,脑、体劳动结合型。由于其特性决定了患者在就医时医务人员常处于主导位置,而他与病人之间通常又处于命令与服从的不平等地位,故患者虽是医院的特殊消费者,但在医疗消费和接受医疗服务时不能享受明码标价、货比三家、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医院协会1973年发表了《病人权利宣言》,1981年第34届世界医学会通过了《病人权利宣言》,由于诸 相似文献
2.
3.
某医科大学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医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关系。方法 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对广州地区 40 9名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PSQI总分为 5 .89± 2 .32 ,有 1 9.1 %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SCL - 90各因子与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广州地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其他地区大学生略差 ,睡眠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运用自行设计的《学生状况调查表》、《家庭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Locke-wallance婚姻测定对广州市某中学的学生736名及他们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情绪稳定性(N)、性格内外倾向(E)、学习能力、性别、每日自由活动时间、每晚睡眠时间、入托情况、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情绪稳定性(N)、父亲精神病倾向(P)及父亲对子女的关心程度等。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某普通中学73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广州地区中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87%~3315%,以强迫症状占首位。女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较男生突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提示要搞好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当减轻学业负担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营养教育对广州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了解和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培养小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区8所小学10~12岁小学生共160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其中4所小学的800名小学生在调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营养知识教育(教育组),以其余4所小学的学生800名为对照组,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教育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组知道蛋白质、碘、铁、钙的食物来源及蔬菜水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学生比对照组分别高21.3%,14.1%,13.7%,9.0%,26.5%(P<0.05);学生食物选择及消费趋于合理,教育组学生早餐食物选择中牛奶、鸡蛋所占比例分别比对照组高9.8%,15.6%(P<0.05);学生挑食、偏食、零食行为改善.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醒为.营养知识进入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营养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分析围产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为临床早期防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相关围产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胎膜早破、宫内窘迫、高龄初产、胎龄、剖宫产、出生后头3d体重下降明显、母乳缺乏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早产、早破水、宫内窘迫,恰当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对高危儿娩出后进行胆红素监测,对早防早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免疫情况,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选取516名2~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接种后48h内观察人体副反应,并分别在免疫后1个月、12个月、36个月采血测定HI抗体.516名2~9岁儿童中,腮腺炎HI抗体阳性者171人,总阳性率为33.1%,2~3岁、4~6岁和7~9岁3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1%、28.2%和45.9%.345名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1个月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1.61%、76.55%和81.42%(总阳转率为79.4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则分别达到1∶13.42、1∶14.39和1∶12.29(平均为1∶13.40),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免疫后12个月、36个月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均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变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近年来耐药谱的变迁. 方法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双纸片增效法,对近5年来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氨苄西林高达100%;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除1998年有1株耐药外其余均为零;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培氟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产ESBLs株稳定约在20%. 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可用于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