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最早由Caplan[1]报道并命名的,是由于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TOB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积极地综合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我科于2006年至2009年收治TOBS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ay,MPO—ANCA)相关肾炎是最近提出的新概念,患者血清中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α颗粒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自身抗体MPO—ANCA,病理表现为肾毛细血管及细小血管坏死或肉芽肿性血管炎造成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fitis,RPGN),临床有血尿、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在中老年人有感染症状、贫血、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后.再出现RPGN时,首先应该考虑本病。本文就MPO—ANCA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通络针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观察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显效率达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TC及HDL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脂紊乱状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观测不同时间点病变侧大脑皮层2种关键炎性细胞因子受体即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IL-1RⅠ)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的mRNA表达情况,并观察针刺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规律.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Ⅰ的mRNA的表达,且该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将“颈、腰、脊、臂、脚掣痛”归于阳病十八的范围,把湿邪偏盛兼有表证者称为“风湿”或“湿痹”,在《痉湿暍篇》中论述,代表方剂为风湿三方;疼痛剧烈,遍历关节者称为历节,列于《中风历节篇》,治疗用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这是对痹证论治的一个很大发展,临床应用更有针对性。后世医  相似文献   
6.
肢体加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立性调节障碍是小儿常见的生长发育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立位时出现的眩晕、头痛、心悸、气短、跌倒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为肢体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减弱、交感神经的紧张性较低。立位时,血液因重力作用郁积在下肢,使回心血量减少,而引起短暂性心脑血管灌注不足。我们用血压计及其附件研制成肢体加压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串联的气袋给下肢施加一定的压力,既可刺激血管压力感受器,又可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提升血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常,静脉压力远较动脉压力低,中心静脉压常在0.98kPa~1.18kPa,所以,给肢体加压以2.67kPa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学改变以及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醒脑开窍”针法并通过电镜与光镜来观察缺血侧大脑皮层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可引发大鼠脑神经元、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等结构损伤,针刺可改善脑缺血周围区超微结构损伤。并且发现在3h时间点给予针刺干预较其他时间点理想。结论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3h内给予针刺干预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和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针灸观察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各30例。通过颈动脉彩超的测定,观察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内膜厚度(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舒张末期最小值(M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n);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结果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消退作用,其中以扁平斑、软斑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针灸对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PS、MD和P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降低RI,增加双侧颈动脉的内径厚度,减小IMT。结论针灸可改善颈动脉和脑动脉血流状况,有助于减轻和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月龄雄性SMAP8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淫羊藿苷组及模型组。同时另取同龄段的抗快速衰老亚系1(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补骨脂素(50 mg/kg)、齐墩果酸(50 mg/kg)、淫羊藿苷(20 mg/kg)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3 m L,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后断头取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较同龄SAMR1小鼠明显降低,模型组大脑皮质SOD、CAT和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对于以上指标,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3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对SAMP8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