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完全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4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剖宫产在世界的流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剖宫产作为一种产科分娩的干预手段,在有医学指征时可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然而没有确切指征的剖宫产只会对孕妇胎儿添加没有必要的危险,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描述了世界剖宫产率的分布特点及近三十年的变动趋势,综述了剖宫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剖宫产对母亲、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在世界的流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剖宫产作为一种产科分娩的干预手段 ,在有医学指征时可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然而没有确切指征的剖宫产只会对孕妇胎儿添加没有必要的危险 ,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描述了世界剖宫产率的分布特点及近三十年的变动趋势 ,综述了剖宫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剖宫产对母亲、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报告到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乙肝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汇总、分类,并对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五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2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26.38/10万。1999年到2001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01年以后呈下降趋势。2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占总病例数的94.61%,其中20~49岁的占73.41%。职业分布以干部职员发病最高,占29.93%,其次为学生,占16.19%,第三是工人占14.01%。全区各街道乡镇发病率不等,在2.87/10万~28.83/10万之间波动。结论海淀区1999~2003年乙肝发病比较平稳;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需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有关臀位分娩方式的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臀位分娩(breech delivery)占分娩总数的3%~4%,占所有剖宫产的15%左右。出生体重≥2500g的成熟臀位儿占所有臀位的70%~80%。成熟臀位儿指孕周在37周以上且出生体重≥2500g的臀位分娩的围生儿。臀位产胎儿与头位儿相比.易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因此臀位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剖宫产术可以降低臀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1949-2006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北京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49—2006年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疾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49—2006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263111例。1966年发病率最高为488.3/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为1.86/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以中小学生(64.3%)和幼托儿童(24.1%)构成最高。男性(57.2%)高于女性(42.8%)。城区发病率高于近郊,近郊高于郊县。1989年以前发病高峰月集中在1月份和12月份,1989年以后在5月份。[结论]城市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各级医疗保健预防机构应针对在学习生活的群体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宣传指导。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慢性病,在亚洲患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GER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且对食管癌有重要的预警作用,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GERD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海淀区5岁以下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5岁以下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通过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的海淀区508名5岁以下流动儿童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各占2.95%和23.03%,均高于北京市城区平均水平.4个月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5.74%和55.74%,前者高于北京市4月内纯母乳喂养率.6~12个月儿童辅食添加率为95.74%.2~5岁儿童在过去1个月内鱼及水产品、牛羊肉及制品和动物内脏类动物性食物的食用率较低.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20.28%. [结论]流动儿童喂养存在不合理之处,同时流动儿童存在营养不均衡问题和贫血状况.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指导婴幼儿合理喂养,最终改善流动儿童营养状况,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疾控体系预防保健人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防保人员现状,为加强基层疾控机构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六个区县的基层防保人员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六区县基层防保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占4.15%,中级占33.68%,初级占46.44%,士级占10.39%。硕士学位占0.31%,本科占11.24%,大专占39.94%,中专以下占48.52%。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20.44%,临床医疗占46.22%,护理占21.93%。职业医师类别公共卫生占31.14%,临床医疗占40.57%,护士占19.31%。结论六区县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整体学历偏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年龄偏大。应建立疾控体系准入标准.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区1957~2004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北京市城区历年的猩红热发病率进行拟合和预测,摸索猩红热流行规律.[方法]用EXCEL来建立数据库和图形拟合,用SPSS13.0进行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分析和预测,1957~2001年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2002~2004年的数据用于验证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自1957年以来北京市猩红热发病虽然有波动,但是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提示可能有两个周期,分别为6.857 1年和4.800 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预测2008年的发病率为4.707/10万,95%可信限为(1.379,16.071).模型的R2为0.296.[结论]北京市猩红热流行有周期性,猩红热发病的数据适于用ARIMA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中小学校医传染病防制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医对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07年5月,对北京市4个区310名中小学校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校医对传染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尤其对发热的概念只有50%的人掌握;校医基本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但对乙肝传播途径知晓率仅为67,42%;校医普遍认为做好学校日常传染病预防工作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重要的;80%以上的校医存有晨午检记录和缺勤登记记录。结论有必要通过培训、改善工作条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