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动外排系统acrAB在志贺菌中分布和表达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研究志贺菌患者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机制。方法检测志贺菌中有无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结构基因acrAB-tolC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的分布;Northern-blots测定acrAB-tolC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志贺菌分离株染色体中均发现有acrAB-tolC基因,未发现acrAB-tolC基因缺失株;发现4株多重耐药株acrA基因实变,1株敏感野生tolC基因突变,未发现acrB基因突变株。多重耐药株acrA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敏感野生株(P<0.05),acrB基因和tolC基因mRNA水平与敏感野生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外排系统acrA基因高表达导致临床分离志贺菌产生多重耐药性;acrAB-tolC的表达可能受多种耐药操纵子调控。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1261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62.7%,男性为58.1%.女性为68.9%;患1种、2种、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分别为24.6%,16.0%和22.1%;慢性病患病居前3位的依次为关节炎或关节病、背痛或椎间盘疾病、胃炎或溃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和生活环境是慢性病的主要社会学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应更加关注女性、老年人、家庭收入较低者。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商丘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河南省商丘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法对商丘地区2个行政村18周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816人,进行健康体检和高血压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总标化患病率52.3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饮酒、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家族史等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经Logisti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饮酒、高血压家族史为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在调查中仅有5%的人知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结论此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制知识宣传,从饮食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预防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gyrA和parC的变异。方法对73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及标准株51573进行吡哌酸(PI)、氧氟沙星(OF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对其DNA旋转酶gyrA基因、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N末端编码区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对grA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parC基因进行RFLP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 标准株51573对4种喹诺酮类药物均敏感;73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属细菌对PI、CIP、NOR、OFL的耐药率分别为79.5%、60.3%、41.1%和36.9%;67株(91.8%)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其中gyrA基因突变率为91%,parC基因突变率为7.5%,6株临床敏感株及标准株51573均未检测出以上两基因突变。结论 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靶基因突变是其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之一,以DNA旋转酶gyrA基因突变为主,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突变次之。 相似文献
5.
某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郑州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5年10月在郑州市省级及市级医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至25岁间,未采取避孕措施(68.3%)和避孕失败(31.7%)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43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等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和流产次数有关。[结论]该市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性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WHO制定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1949名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平均得分为91.58,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适应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2.59,85.75和95.46。男性、已婚、较高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而年龄较大、丧偶、医疗支出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河南省农村居民总的生命质量水平尚好,但心理维度得分较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心理咨询。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医疗支出等是影响农民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73株志贺菌属细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志贺菌属细菌的耐药状况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73株志贺菌属细菌进行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对其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志贺菌属细菌对除庆大霉素以外的传统抗生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在68.5%~86.3%之间;对头抱类性抗生素头孢噻吩的耐药率为34.2%;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6.9%~79.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志贺菌属细菌的多重耐药率为79.5%,存在地区及菌型分布差异(P<0.05)。结论志贺菌属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耐药,但存在地区和菌型差异,特别是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可增加其临床应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菌痢时,应做多种喹诺酮类药物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基因分型基础上探讨不同基因型别的幽门螺杆菌(Hp)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和PCR-RFLP法对50株来自不同病人的Hp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进行基因分型,并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不同基因型别的Hp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RAPD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别的Hp与不同的疾病结局有关。PCR-RFLP结果显示,单个基因的分析结果均未能说明不同基因型别的Hp与不同的疾病结局有关,而多个基因的综合分析结果则说明不同基因型别的Hp确实与不同的疾病结局有关。将RAPD和PCR-RFLP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也从多方法水平说明不同基因型别的Hp确实与不同的疾病结局有关。结论:对于Hp来说,多基因性状数值分类法的分型效率高于单基因数值分类法,这为建立Hp的多基因、多方法的数值分类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耐多药与调控基因突变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志贺菌的耐多药性及其耐多药调控基因acrR、marOR的变异性.方法 对56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进行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5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对其acrR、marOR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Taq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与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 筛选出35株耐多药株与11株敏感野生株.56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属细菌的耐多药率为62.5%;35株耐多药株与11株敏感野生株均扩增出acrR、marOR基因,未发现基因缺失株;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acrR基因突变率为6.52%,marOR基因突变率为10.87%,11株敏感野生株均未检出以上2种基因突变.结论 志贺菌耐多药率较高,acrR、marOR基因突变可能是其耐多药的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