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预防医学 | 196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0 0 2年 ,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第 13届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扩大免疫规划技术咨询小组会议上 ,中国代表提出将修改国家儿童计划免疫 (EPI)疫苗免疫程序 ,如果提前至 2、4、6月龄同时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和百白破联合疫苗(DTP) ,必须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提前至 2月龄接种D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同时接种OPV和D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WHO就上述两方面的担忧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 ,说明为 2、4、6月龄婴儿同时接种OPV和DTP是安全有效的 :1 目前 ,全球已有 12 9个国家或地区为≤ 2月龄的儿童接种DT…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多水平模型的方法探索中国人群省级水平社会因素对个体肥胖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水平建模的方法,利用2007年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18 ~69岁人群数据作为研究结局和个体水平因素,收集国家统计局2007年分省年度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获得省级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分析其与个体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关联关系.结果 2007年,全国范围内18~69岁人群的BMI平均值为(23.27±3.37)kg/m2,肥胖率为8.49%,中心性肥胖率为30.92%.从7个与社会经济、医疗卫生资源、生活环境有关的省级社会因素提取出2个省级水平因子作为各省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发现代表居民消费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充足程度的省级因子与个体BMI、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代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程度的省级因子与个体BMI(OR=1.09,95% CI:1.04~1.10)、肥胖(OR=1.17,95% CI:1.07~ 1.28)、中心性肥胖(OR=1.19,95% CI:1.10~1.30)有正向的关联关系.结论 在中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个体发生肥胖的风险可能较大.利用多水平模型探索影响个体肥胖等慢性病的地区社会因素,可为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证据,引导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丙肝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性别和年龄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1的配对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庭成员是否有HCV感染者、纹眉(眼线、唇线)、是否去洗浴场所、是否去理发店修面、是否使用安全套、手术史、输血史、输血时间、针灸史、口腔诊疗史、内窥镜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是家庭成员有HCV感染、去洗浴场所、有输血史和口腔诊疗史。结论家庭成员有HCV感染者、输血史、经常去洗浴场所、有口腔诊疗史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在输血的时间上,1992年及以前输血感染HCV的风险高于1993年及以后。而经常使用安全套是HCV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应对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2007年9月1日,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借鉴国内外研究证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合理饮食和身体活动为切入点,倡导传播和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覆盖全国60%的县(区),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麻疹疫苗的接种程序是怎样的?9月份的大规模强化接种与常规免疫有何不同?
由于麻疹病毒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以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化阳性率分别9.20%、7.24%、8.24%。东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29%、11.79%;中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41%、7.84%;西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3%、9.05%。②东、中、西部地区<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6%、4.47%、5.48%。东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9%、12.39%;中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1%、6.82%;西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7%、7.35%。结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全人群HBsAg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儿童下降最明显。表明中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同时具有三种不同体制下的公共卫生体系,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我国未来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及能力建设战略研究”,深入分析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健全和创新大湾区公共卫生风险协同防控、资源协同和共研共享、信息共享和交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机制,全面提升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制定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建议,笔者对日本和芬兰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控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综述,系统分析了日本和芬兰自二战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变化以及两国预防控制的实践经验,比较了两国的异同,并对日本和芬兰的防控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