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鲜 SRBC 试管法和血凝板法同时检测100份血清 FAb 的校正符合率为97.8%;血凝板法两种 SRBC(新鲜、醛化)检测150份血清 FAb 的校正符合率为97.4%,新鲜 SRBC 试管法与醛化 SRBC 血凝法检查80份血清 FAb 的校正符合率为98.2%,说明醛化 SRBC 血凝板方法可以代替试管法,且具有微量、简便、易于判定及试剂来源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02例伤寒患者中有154例(50.9%)培养阳性。154例培养阳性患者中有123例(79.8%)Widal反应阳性。34例患者的Widal反应和IHA阳性率分别为91.2%和94.1%,但后者滴度较高。作者认为IHA不仅较敏感,且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炎后肝硬化B超观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B超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及肝炎后肝硬化以及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乙肝患者的肝、脾、胆道系统、门静脉及脾静脉等进行了探查和分析比较,以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WHO推荐方法和调查试卷对疫区居民调查发现:血防知识处于较差水平,得分率为46.3%,以血吸虫病症状了解程度最差;血防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得分率为69.2%;分析发现:此种不平衡系行政干预所至;通过对年龄别和文化程度的分析,得出今后工作重点应为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中年人和女性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是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艾滋病中心从2004年初至2012年底,共诊治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病人130余例,其中HL3例。  相似文献   
6.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主要途径[1 3]。我国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HIV阳性妇女有婚姻和生育自由,并提供免费抗反转录病毒( antiretroviral,ARV)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尽管采取综合阻断措施(ARV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后HIV的母婴传播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故国内外均有部分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改进HIV母婴阻断工作,开展了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城镇与农村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方法取健康人群的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用SPSS 13.0对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湖北地区城镇与农村498名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632.35个/μl,其中农村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64.13个/μl,低于城镇健康人群的696.05个/μl(P〈0.05)。另外,7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分别为711.36个/μl、640.40个/μl、625.73个/μl、638.38个/μl、593.22个/μl和524.96个/μl。结论湖北地区农村健康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城镇健康人群,而且随着年龄增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人类,就有与人为友及与人为敌的病原微生物,就有人类传染病。如果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则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人类诞生前就已存在。人类为战胜传染病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包括无数生命在内的沉重代价。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历史永远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夫妻间传播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AIDS高发区HIV在夫妻间的传播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某AIDS高发区一方HIV抗体阳性的346对夫妻逐户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采集其配偶的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对70例HIV感染者进行HIV前病毒DNA序列测定。结果346对夫妻中,发生夫妻间传播99对,传播率为28.6%。其中,一方因有偿供血感染的夫妻125对,发生夫妻间传播18对,传播率为14.4%;一方因受血感染的夫妻135对,发生夫妻间传播32对,传播率为23.7%;婚外性接触而感染的夫妻86对,发生夫妻间传播49对,传播率为57.0%。其中.丈夫传给妻子37对,传播率为69.8%;妻子传给丈夫12对,传播率为36.4%,男传女概率高于女传男(P〈0.01)。婚外性接触的感染者比血源性感染者有更高的夫妻传播率(P〈0.01)。检测30例血源性感染者均为B’亚型,9例发生夫妻传播,其配偶也均为B’亚型;31例婚外性接触感染者.AE亚型20例,07BC重组亚型8例,B亚型2例,B’亚型1例,检测其中发生夫妻传播8对,双方同属一个亚型(5对夫妻均为AE亚型,3对均为07BC重组亚型);基因树显示夫妻的病毒同属一支。结论HIV感染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加强相关措施预防HIV在家庭内进一步传播很有必要。性传播疾病及HIV亚型可能在HIV的夫妻传播及男传女的传播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对家庭稳定性的影响,为进行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保密、知情同意的原则,对266户HIV/AIDS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4.0软件包分析。结果266户家庭中,因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家庭116户,因血途径感染的家庭150户;丧偶、离婚及分居的家庭分别占16.9%、6.4%和4.1%。因婚外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家庭,离婚比例为11.2%,因供血、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家庭,离婚比例为2.7%,两者差异显著(P〈0.05)。性传播的HIV/AIDS家庭,一方或双方感染的家庭离婚比例不同,分别为21.1%和1.7%(P〈0.05);年龄低于30岁、婚龄短于两年、无子女的家庭离婚较多(P〈0.05)。17.2%婚外性行为感染HIV者,对配偶隐瞒患病事实。结论HIV感染增加家庭的不稳定性,防艾工作对维持家庭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