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亚健康状态与血清皮质醇以及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情况和亚健康状态问卷(SHSQ-25)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血糖和血脂相关指标并测量血压;共获得资料完整者812人,以亚健康状态问卷总分≥35分为亚健康组,<35分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各检测指标差异,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亚健康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亚健康组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亚健康人群应激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存在相关性,拟合指数(CFI)=0.998 8,调整拟合指数(AGFI)=0.993 6,平均残差率的根(RMSR)=0.429 8(95% CI=0.388 3~0.472 8),模型中各通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健康状态与应激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北京某高校女性教职工亚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某高校女性教职工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工作压力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亚健康危险因素,为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对选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43份,合格问卷236份,合格率为97.11%.调查结果表明,亚健康发生率为44.5%(105/236),其中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4.0%,高于其他组(χ~2=19.305,P<0.05);亚健康状态发生与工作压力典型相关,(F=31.75,P<0.01),亚健康状况主要由社会环境状况、精力状况以及情志状况反映,压力则主要由工作保障、教学保障、工作负荷3个因子反映.结论 应重视高校女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女性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可从化解压力着手改善这部分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尤其是工作保障、教学保障、工作负荷此三方面的压力,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女性教职工亚健康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元庄村医疗紧急救助基金正式启动,该村成为全市首家拥有村级医疗紧急救助基金的行政村。横水镇元庄村委干部、村民、县人民医院负责人、专家义诊服务队共约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横水镇元庄村留守老人、儿童较多,为解决村民紧急就诊无钱就医的难题,元庄村自筹资金成立医疗紧急救助基金会,与县人民医院签定医疗紧急救助协议,定点医院设在孟津县人民医院。该村向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的判定标准.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按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低危水平筛选亚健康低危人群,根据该人群亚健康问卷得分的分布情况制定判定标准.结果 以对亚健康状况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主要因素的低危水平为标准,包括:工作中竞争情况、是否接受超出能力的工作、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可以谈心的朋友和工作时能否进行短暂的休息,筛选出亚健康状态的低危人群共437例,以该人群的单侧P90上限35分(≥35分)作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67.5%,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类型人群之间的现患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01).结论 工作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缺乏体育锻炼是引发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其低危水平制定亚健康问卷的判定标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战区大联勤干部疾病发生现状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D职以上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优序查体法,按照健康查体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将所获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被检干部疾病检出率为64.25%,其中在职干部检出率(45.66%)明显低于离退休干部(73.75%);检出疾病的种类多,各系统均有病例,以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为主,检出率为40.59%~22.85%,其中在职干部脂肪肝检出率高达27.36%,离退休干部高血压和冠心病检出率达50%以上;各军兵种均有患病者,疾病检出率军兵种间有差异;在不同职别、不同年龄组中,均以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NCD为主.同时依据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保健对策与措施.结论 应加强部队干部NCD的防治工作,并重视大联勤体制下干部预防保健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老龄化已成为目前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群在衰老的进程中常伴多种慢性病、老年综合征、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以及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传统的医学评估主要针对老年人某些特定的健康问题,而对功能状态和社会心理方面的评估能力有限,因此需要一种综合评估方法来发现老年人全方面潜在的问题~([1])。老年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2011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的中国地区社区老年人群(≥60岁)营养状况研究的相关文献, 根据不同文献中营养评估筛查工具定义营养不良。拟合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患病率, 并根据纳入文献数据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共有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包括19 938名≥60岁的参与者。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和界定共计7种方法。文献报告的营养不良患病率水平差异较大(2.4%~52.5%), 其中7篇文献报告了营养不良风险的患病率(21.3%~67.0%)。Meta分析显示, 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合并患病率为41.2%(95%CI:29.5%~54.0%, I2=99.6%, P<0.05), 且2017年后患病率低于2017年以前(29.6%vs. 66.6%, χ2=274.20, P<0.05)、男性低于女性(44.9%vs. 52.2%, χ2=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流行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影响因素,为百岁老人血脂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16年基线数据集,共纳入1002例百岁老人,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描述血脂谱流行分布及不同临床分类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分析血脂异常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TC、TG、LDL-C和HDL-C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4.60、1.05、2.77和1.41 mmol/L,女性均高于男性。TC、TG和LDL-C随BMI升高显著升高,HDL-C随着BMI升高下降。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1%。吸烟、BMI升高和地区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较国内外相关研究人群处于较低水平,女性血脂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糖尿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共1002名百岁老人纳入分析。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根据FPG水平和既往疾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结果百岁老人年龄为(102.77±2.55)岁,女性所占比例为82.0%。共有95名百岁老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5%。共有81名百岁老人患有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8.1%。百岁老人的FPG值为(5.12±1.44)mmol/L。43.5%的百岁老人FPG值集中在4.00~5.00 mmol/L,22.1%的百岁老人FPG值集中在5.00~6.00 mmol/L。TG升高和腹型肥胖可能与糖尿病患病风险有关。结论海南百岁老人糖代谢状况优于其他年龄人群,且未呈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百岁老人血压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的横断面资料。该数据库是基于社区人群,包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理指标检测的全样本百岁老人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的1002例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描述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分析高血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DBP和脉压差的M水平分别为:152.0、76.0和76.5 mmHg(1 mmHg=0.133 kPa),女性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71.9%,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患病率为6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百岁老人中,女性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男性人群的1.624倍(95%CI:1.155~2.283),北部和中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东部人群的0.625倍(95%CI:0.434~0.901)和0.586倍(95%CI:0.346~0.993)。结论我国海南百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呈性别和地区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