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4~7月龄婴儿接种沪_(191)麻疹疫苗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95年在藁城市农村进行了4-7月龄婴儿接种沪191麻疹疫苗(MV)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以及对婴儿母亲麻疹抗体的监测。结果表明:婴儿的母亲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I.1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73。4~7月龄婴儿胎传抗体阳性率仅为2.17%,为6一7月龄婴儿接种0.2ml或0.5mlMV,免疫成功率均80%,GMRT为252-356;4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3%和28.57%,GMRT分别为159和122:5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50.00%和71.43%,GMRT分别为200和244。婴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似乎是决定能否免疫成功的主要因素。接种MV高热率(>38.6℃)为5.38%,皮疹率为10%。 相似文献
2.
当前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策略杜煜平综述李怀文,楚金贵审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麻疹仍然是引起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WHO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40万儿童死于麻疹[1]。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得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早先的免疫策...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1995/1996年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情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1995/l996年开展了强化免疫日活动,0~3岁4个年龄组儿童两轮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用省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资料估算,接种率为86.56%。其中1993、1992年出生的2~、3~岁组儿童接种率均在95%以上;1994、l995年出生的1~、0~岁组儿童接种率分别为78.92%、61.36%。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占摸底调查应种儿童数的1.87%,l995年出生的0~岁组零剂次免疫儿童登记率为10.42%,占0~3岁零剂次免疫儿童数的94,85%。反映在既往接种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漏洞,提示今后免疫的重点仍是低年龄组(0~l岁)儿童。 相似文献
4.
笔者报告了1993年9月对河北省1990~1992年0~14岁儿童住院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进行调查的情况。结果表明,3年平均AFP、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AFP)调查发病率分别为1.498/10万、0.988/10万;0~4岁儿童3年平均发病率二者分别为2.917/10万和1.591/10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占全部AFP病例的54.06%。 相似文献
5.
1996年4月,河北省在接受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审评时,除对儿童进行接种率调查外,还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抗体。结果表明:870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2481。各地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地貌、城乡和性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全省该年龄组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但GMT偏低。结合接种率和疫情资料分析,近年河北省不会发生麻疹流行,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易感者积累,发生局部的暴发或病例数上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詹姆斯·格兰特主编的《1989年世界儿童状况》一书,对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和实施扩大免疫方案(EPI)的情况以《中国:第一个目标已实现》为题做了报道与评价。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