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项目的 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 比较项目结束后和项目执行期间,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变化状况;评价项目执行期间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继续执行情况.结果 项目结束后的18个月中,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均高于项目执行期间;各地仍在执行已制定的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策略.结论 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项目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救治措施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10例颅脑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我院急诊科观察、抢救时间30min~5h内,其中收住入院203例,救治191例,死亡19例,其中抢救室死亡7例,住院后死亡12例.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提高农牧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在农牧区开展健康教育推动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方法开发宣传品、培训专业人员、动员当地知名人士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居民知晓率、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分别由项目前的48.84%、42.61%上升到项目后的91.27%、75.0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7.13,χ2=838.16;P均<0.001)。结论在农牧区开展乙肝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可促进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州目前STD的流行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1991年6~7月选择同仁县瓜什则乡的五个行政村,对几种主要的STD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对全乡2819人中的360人(12.78%)进行STD监测。内容包括皮肤生殖器检查,对有尿道炎症的男性及全部女性涂片查淋菌、滴虫,作梅毒血清反应(USR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县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我们于2005年5月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边远牧区藏族人群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60-760
为掌握青海边远牧区藏族人群中性病流行状况,于2003年7~8月在同仁县瓜什则、多哇乡和河南县柯生、多松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被调查者每人采血5 ml,并进行全身皮肤、生殖器部位、生殖道分泌物的相关检查。实验室检验项目包括梅毒(血清反应RPR试验)、淋病(生殖道分泌物涂片染色培养)、尖锐湿疣(局部醋酸白试验)、艾滋病(HIV血清抗体初筛试验)。结果从408名被检对象中(男207人,女201人)发现性病患者107例,患病率26.23%。病种包括淋病68例(63.55%),梅毒17例(15.89%),非淋菌性尿道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