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虫草菌素(cordycepin)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虫草素(cordycepin)是一种众多体外细胞实验证实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核苷类似物,对临床很多疾病都有着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是从它五十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其体内实验的报道甚少,主要是由于它在体内腺苷脱氨酶(ADA)作用下快速脱氨后会变为生物活性极小的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近几年的研究提示ADA抑制剂能有效延缓虫草素在体内的代谢,给其体内实验的进行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为了封ADA抑制剂与虫草素联合应用给予一定的指导,本文综述了虫草素体内代谢和药理作用的特点及ADA抑制剂与虫草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0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8株,革兰阳性球菌54株,真菌34株;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半数以上或接近半数的菌株都对头孢类和β-内酰胺酶类抗菌素耐药。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3.
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患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及相关药敏及治疗用药方法.方法 对患基础疾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痰培养,鉴定铜绿假单胞菌326株,并进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对铜绿假单胞菌首选的抗菌药物有3种:阿米卡星(8.0%)、亚胺培南(12.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0%);326例患者84.1%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但部分痰培养反复阳性.结论 对患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以2种抗菌药物联用效果较好,不应强求痰菌转阴. 相似文献
4.
云南保山市售野生菌铅砷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保山市市售野生菌中铅、砷和汞的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样法购买谷熟菌、红牛肝菌、鸡油菌和青头菌各10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铅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砷和汞含量。结果保山市售4种常见野生菌的40份样本中共检出重金属超标13份,合格率67.5%,均为总汞超标,最高含量达0.317mg/kg,为食用菌国家标准限值(0.1mg/kg)的3.17倍。其中谷熟菌和红牛肝菌合格率均为60.0%,鸡油菌合格率50.0%,青头菌合格率100.0%。结论野生菌中汞超标严重,建议今后重点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5.
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自北京、广州、新疆3个地区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分析其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对分离的疑似沙门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鉴定出的肠炎沙门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其耐药基因DNA促旋酶gyrA基因和拓扑异构酶parC基因,同时进行测序.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20株肠炎沙门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萘啶酸耐药;75%的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yrA基因Asp87及Gly133密码子处发生了点突变,其中Gly133是新的突变点.未发现parC基因密码子突变.结论 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MDR情况比较严重,对萘啶酸普遍耐药,这可能与20株菌的gyrA基因QRDR的突变相关.为防止多重耐药现象的蔓延和加重,除了应加强耐药性及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实验室监测外,临床治疗沙门菌感染时需慎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水平,分析对比采用亚洲儿童和中国儿童两种标准数据库评价结果的差异. [方法]选取2 024例0~2岁常规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超声骨强度测定仪测定其骨强度,以骨骼超声波传播速度(SOS)的数量表示,并记录采用亚洲儿童和中国儿童两种标准数据库分别进行评价后的Z-score,对两者(ZA、ZC)进行分析比较.每个儿童均进行体格检查,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 SOS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高(r=0.870,P<0.001);以Z≤-1为判断骨强度异常的界值,则ZA异常儿童占20.4%,ZC异常儿童达66.9%,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且ZA>-l(t=39.357,P<0.001),ZC<-1(t=-17.501,P<0.001);SOS与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r=0.680和r=0.810,P<0.001),与体质指数(BMI)呈负相关(r=-0.256,P<0.001). [结论]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骨强度不足;以亚洲儿童数据库评价南京市儿童的骨强度状况,标准相对宽松,而用中国儿童数据库则过于严格,因此应尽早建立针对本地区儿童的标准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图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效果。CT机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剂量过大。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8月2日发布JJG1026-200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CT机检定时必须首先满足剂量上限值的要求。从诊断上来说,只有具有较好质量的CT图像才具有诊断意义,不能为达到低剂量的目的而无限地降低扫描条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机构对这一问题开展相关工作。本文为评价CT机的医学诊断性能,讨论了不同的扫描参数(包括kV、mAs、层厚、螺距因子以及准直宽度)对剂量指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达到使患者在受照剂量最少的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图像质量。这一问题更值得有关专业和技术部门参考,从而对病人的辐射剂量控制和医疗诊断质量控制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9.
不同地域县城居民血硒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庆安县土壤、大米和面粉含硒量分别是0.093±0.022、0.027±0.013和0.011±0.006mg/kg,属于缺硒生态环境;山东省高唐县土壤、大米和面粉含硒量分别是0.153±0.081、0.035±0.007和0.016±0.005mg/kg,属于贫硒生态环境。两县健康居民血硒含量分别是99.2和130.40μg/L,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至12月期间西安曲江妇产医院的2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资料,其中不完全性子宫破裂9例,未破裂17例,对前次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切口位置、多次宫腔操作、术前瘢痕厚度及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宫腔操作次数、妊娠晚期瘢痕厚度子宫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25、-3.732,均P<0.05).结论 首次手术后伤口愈合差,多次宫腔操作及瘢痕厚度<3mm是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严格掌握第1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技术,指导避孕,通过辅助手段检测瘢痕状态,是防止子宫不完全性破裂发生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