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首杰  杨银梅  王伟忠  潘琦  燕虹  李十月 《重庆医学》2018,(13):1773-1776,1780
目的 了解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机构选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标本,入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 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城市为64.5%,农村为84.3%,各机构首诊比例随着医疗机构等级提高而降低.患者选择首诊机构与其来自地区(城市或农村,OR=0.463,95%CI:0.254~0.842)、年龄(OR=1.023,95%CI:1.010~1.036)、文化程度(OR>1.000)、病伤持续时间(OR=0.945,95%CI:0.917~0.973)、因病卧床时间(OR=0.854,95%CI:0.825~0.884)有关.结论 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比例较高,患者来自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和患病天数影响其首诊机构选择.  相似文献   
2.
肖琛嫦  王威  肖汉  李小燕  李十月  燕虹 《重庆医学》2018,(16):2189-2192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PLWHA)歧视感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治疗且符合要求的PLWHA,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歧视感知量表采用改良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WHA歧视感知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65人,平均年龄(37.22±12.01)岁,男性占95.1%;被调查者中50.3%性取向为同性,24.5%性取向为双性或不确定.被调查者的歧视感知平均分为(81.25±12.69)分,其中高水平歧视感知者(≥88分)占25.2%(117人),低水平歧视感知者(<88分)占74.8%(348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性取向、社会支持、自尊是PLWHA歧视感知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LWHA歧视感知普遍存在,且歧视感知受到多种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居民恶性肿瘤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分析1991-2011年中国居民肝癌死亡率的流行变化趋势,为制订肝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1991-2011年中国15~84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和Intrinsic Estimator算法估计肝癌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1991-2011年,中国居民肝癌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农村全人群肝癌死亡率分别由1 991年的19.63/10万和22.25/10万上升至2011年的23.61/10万和27.12/10万.APC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肝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城市和农村80~84岁居民的死亡风险分别比15~19岁增加了74倍和44倍.时期效应随年代缓慢上升,城市和农村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38.54%和25.86%.出生队列效应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国居民肝癌死亡风险的时期效应占主导地位,人口老龄化、代谢性疾病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是肝癌死亡率时期效应上升的重要原因,在肝癌防治工作中重视这些方面的改善,有助于从整体上降低居民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地区初中学生血防知识状况。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 疫情控制地区, 随机整群抽取初中学生进行血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 调查3 204名中学生, 血防知识知晓率为65.1%~ 90.3%。疫情控制地区初中学生的各项知识知晓率均高于传播控制地区 (P均<0.05)。学生血防知识主要来源为老师、 家 人、 医务人员。结论 结论 学生血防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流行程度采取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部分居民SARS认知行为及心理卫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中下旬武汉市2所高校的2个社区(以下称疫区)分别出现2例SARS输入病例.我们于5月9日~5月12日在2个疫区和另2所高校的2个非疫区,随机抽取1 073高校师生和医务人员进行有关SARS相关知识和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SARS每日疫情发布对公交人员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 ,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在全球特别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 ,在家庭和医院有明显的聚集现象[1 ] 。公交人员对各种病原具有高暴露、易感和易传染的特征。因此针对公交人员的具体状况提出治理方案 ,唤醒公交人员的卫生防疫意识 ,防止传染病 ,保护其身体健康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 ] 。掌握SARS疫情公布前后公交人员知识、态度、信念、行为 (knowledge,attitude ,belief,pra…  相似文献   
7.
肖汉  许亚运  高梦婷  燕虹  李十月  左丹 《重庆医学》2014,(27):3617-3620
目的:了解恩施州6~24个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724名婴幼儿,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看护人情况及看护行为和过敏性疾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索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婴幼儿中,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11.83%,主要为湿疹,患病率为7.54%,其次为过敏性哮喘(1.97%)。单因素分析显示,民族(χ2=17.865, P=0.000)、月龄(χ2=9.420,P=0.009)、喂养方式(χ2=6.304,P=0.043)、添加辅食时间(χ2=12.695,P=0.002)和家庭收入(χ2=9.259,P=0.010)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有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OR95% CI:1.86(1.27~2.73), P=0.001]、人工喂养[OR95% CI:1.17(1.01~2.82),P=0.045]的婴幼儿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较高,月龄18~24个月[OR95%CI:0.57(0.39~0.84),P=0.005]和家庭年收入大于30000元[OR95% CI:0.64(0.43~0.96),P=0.030]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呈负相关。结论恩施州6~24个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少数民族、低月龄、人工喂养和低家庭收入的婴幼儿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感知歧视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降低感知歧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共调查武汉市HIV/AIDS病人519例。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感知歧视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519例HIV/AIDS病人,男486例,女33例;平均年龄(34.48±11.95)岁(16~73岁)。感知歧视量表总分为(85.49±18.57)分,其中担心公开维度条目均分最高(3.00±0.6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β=7.002,95%可信区间(CI):0.313~13.690],年龄越大(β=3.657,95%CI:1.475~5.840),经济状况越差(β=-3.017,95%CI:-5.765~-0.269),身体状况越差(β=-3.750,95%CI:-6.108~-1.392),朋友不知晓感染状况(β=-7.547,95%CI:-10.763~-4.332)的HIV/AIDS病人感知歧视水平较高。结论武汉市HIV/AIDS病人感知歧视状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经济状况较差的感染者,应促进其疾病告知,进而降低感知歧视水平。  相似文献   
9.
胡建国  李十月  陈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48-549,554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10.
The sex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 sexually active population, has be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1]. In China,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ases of sexu-ally-infected AIDS has been reported[2].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sexuality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ut no report has been available that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female c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