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3篇
  免费   76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59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096篇
内科学   708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78篇
综合类   2219篇
预防医学   910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932篇
  10篇
中国医学   991篇
肿瘤学   2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蛋白在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雌性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5只,分别分离和原代培养腹腔巨噬细胞,并相应分为SRC-3+/+组和SRC-3-/-组.收集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接种于6孔板,1 ml/孔,给予10 μg/ml LPS刺激,分别在刺激前(0 h)、刺激后4 h和12 h收集腹腔巨噬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测定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趋化实验和中性红吞噬实验,分别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趋化指数(CI)和吞噬功能.结果 LPS诱导前两组腹腔巨噬细胞TLR4的蛋白表达和C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SRC-3-/-组的吞噬功能显著低于SRC-3+/+组(P<0.01);无论是SRC-3+/+组,还是SRC-3-/-组,LPS诱导4 h和12 h后,两组腹腔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和CI均显著增高(P<0.01),但在相应时间点,SRC-3-/-组与SRC-3+/+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PS刺激4 h后,两组吞噬功能均显著增加(P<0.01),但SRC-3-/-组增加的程度显著低于SRC-3+/+组(P<0.01);相反,LPS刺激12 h后,两组吞噬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0.05或P<0.01),且SRC-3-/-组较SRC-3+/+组抑制的程度更低(P<0.01).结论 SRC-3调节腹腔巨噬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功能可能与吞噬功能有关,而与其趋化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在105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中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证实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积极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各种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4.
经历了2014—2015年全球埃博拉恐怖疫情后,2016年寨卡疫情由南美洲迅速向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扩散,疫情在下半年有所缓和,但目前已经扩大到69个国家和地区.得益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黄热病疫情没有在非洲继续扩大.2016年底H5N3禽流感在亚洲局部地区禽间暴发,中国H7N9禽流感在人间散发病例数有突然增多的趋势.在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疟疾、AIDS以及丙型肝炎等传染病基础研究、治疗和预防方面,2016年继续有许多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7年2月26日,本刊对全球传染病疫情重点总结如下. 1 中国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数较往年同期上升 自2016年11月份开始,中国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数有明显上升趋势,中国2016年全年出现病例264例,死亡73例,其中12月份106例,死亡20例.但仅2017年1月已经达到192例,死亡79例.2017年1月19日至2月14日之间,中国内地已通过《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向WHO通报了304例新发人间感染实验室确诊病例,144例患者与家禽或活禽市场有接触,11例患者与家禽或家禽相关环境不存在明显接触.报告发生2起2人聚集性病例,各含1例死亡病例,后发病者均在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曾实施过照护,但与家禽也有过接触 [1-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的价值以及不稳定斑块和血管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术前HR-MRI与术后病 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管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219例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HR-MRI检查.其中102例(46.6%)存在稳定斑块,117例(53.4%)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118例(53.9%)中度狭窄,101例(46.1%)重度狭窄.35例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19例(54.3%) HR-MRI显示斑块不稳定,20例(57.1%)病理学检查显示斑块不稳定,二者高度一致(κ =0.942,P<0.001).不稳定斑块组男性(P=0.007)、高脂血症(P=0.013)、吸烟(P<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总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空腹血糖(P=0.00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多变量logistw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odds ratio,OR)2.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08 ~ 5.04;P=0.032]、吸烟(OR 3.45,95% CI 1.67~7.14;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较高(OR 1.26,95% CI 1.07~1.48;P =0.006)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HR-MRI能准确评估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性别、吸烟和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谷倬宇  李思源  肖智伟  周婷  李军 《重庆医学》2015,(10):1364-1366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和2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为经病理证实距肿块边缘5 cm 的正常组织)中 MMP-1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MMP-14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 MMP-14在胃癌不同 TNM 分期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观察组胃癌组织中 MMP-14的表达阳性率为50.85%(30/59),对照组胃组织 MMP-14表达阳性率为5.00%(1/20),观察组 MMP-1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MMP-14的 表 达 水 平 与 胃 癌 分 化 程 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与否及TNM 分期有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 TNM 分期的进展 MMP-14蛋白表达上调,且有从细胞质向细胞膜转运的趋势。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 MMP-14的高表达,有助于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不同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6—10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测患者术前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情况,结合术后病理标本,比较各病理特征中甲基化阳性率的情况。结果:血清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不同淋巴结转移分期、病理分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7、11.02,P均0.05)。特别是淋巴结转移分期越晚,病理分期越晚,其阳性率越高,其中N2a阳性率为84.6%,N2b阳性率更是达到了100%;Ⅲ期阳性率70.6%,Ⅳ期为83.3%。结论: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极高,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09月收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9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完成3个月的疗程,分析其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与相关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髋关节骨密度T值变化(0.532±0.032)g/m2、腰椎关节骨密度T值变化(0.782±0.019)g/m2。Ca水平变化(0.342±0.019)mmol/L,T-PINP水平变化(42.658±4.3265)、β-CTX水平变化(387.524±75.624)。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骨密度T值,提高相关骨代谢指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切除前列腺重量、冲洗膀胱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