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特征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该病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防治做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吴茱萸烫熨治疗对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10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吴茱萸烫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烫熨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无痛苦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生物媒介———蜱的种类、带菌状况及在传播莱姆病中的作用 ,采用布旗法和动物诱捕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 ,进行分类鉴定 ,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 ,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 ,单克隆抗体鉴定菌株。调查蜱叮咬率与人群莱姆病感染率、患病率以及蜱的季节消长与莱姆病慢性游走性红斑 (ECM )病例发生的季节性关系。在全国 2 0个省 (市、区 )共采集到170 0 0多只蜱 ,分属为 2科 8属 2 3种 ,蜱类分布的地区差异较大 ,北方林区以全沟硬蜱为优势种 ,南方则以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优势种。 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 ,其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 ,分别为 2 0 .0 0 %~ 4 5.0 0 %、16.0 0 %~ 4 0 .0 0 %和 2 4 .0 0 %。从 8种蜱分离出 10 8株莱姆病螺旋体 ,其单克隆抗体反应与美国B31菌株有明显的差异 ,绝大多数中国菌株对H6831呈阴性反应。蜱叮咬率高的人群 ,莱姆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也高。全沟硬蜱的季节消长与ECM发生的季节性相一致。证实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 ;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 ,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开展了莱姆病调查,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新疆、湖北、四川、福建和北京等省、市采集的全沟硬蜱、粒形硬蜱、壤塘硬蜱、嗜群血蜱、二棘血蜱和长角血蜱分离出71株莱姆病螺旋体,其中55株从全沟硬蜱分离。全沟硬蜱是东北和西北针阔叶林区的优势蜱种,其带菌率为20~45%,表明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虽然从我国南方的某些硬蜱属和血蜱属种类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但是南方的主要生物媒介还不清楚。从我国蜱体内分离的螺旋体在超微结构、单克隆抗体反应和外表蛋白等方面与美国菌株有某些区别。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38.5%~60.00%和41.18%~86.05%;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分别为20.00%~45.00%、16.00%~40.00%和24.00%。从华南兔、8种野鼠和8种蜱分离出128株莱姆病螺旋体。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结论:我国动物莱姆病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