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9年4月—2007年11月间胆管手术后发生胆瘘的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未结扎2例,胆总管损伤2例,肝创面胆瘘1例,胰床胆瘘1例,肝总管穿刺针眼胆瘘1例。保守治疗5例,再手术2例,全部病例均恢复顺利,疗效满意。结论胆瘘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主要原因与肝外胆管先天性解剖变异、病理性解剖改变和医源性胆管损伤有关。术中正确处理解剖变异,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胆瘘,是预防术后胆瘘的有效措施。胆瘘发生后应根据胆瘘的原因、胆瘘量的多少、腹膜炎的轻重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介入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3.
4.
31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经超长波紫外线照射、加热净化后细胞培养结果提示对CFU-GM无明显影响,对CFU-L有明显灭活作用,抑制率达95.7%(P<0.05)。临床对2例合并较严重并发症、且常规诱导化疗无效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ABMT),结果:①急粒M2型合并骨纤者,达到完全缓解;②慢粒并肺部浸润患者,肺部浸润吸收,骨髓缓解。表明某些白血病常规化疗效果不佳者,可以应用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国产LXF-1型连续血细胞分离器,其管道和离心器清洗、消毒、热源处理因尚无良好的处理方法,影响了使用,经我们试验及临床实践改进如下。 管道:(1)机器配套的聚氯乙烯管换成乳胶管。(2)将乳胶管、针头、滤网、胶帽、接头放入0.2%氢氧化钠溶液内煮沸15分钟。(3)取出上述物品用自来水冲洗3分钟,乳胶管揉搓后自来水冲洗3分钟,再用新鲜蒸馏水冲洗浸泡3次。 玻璃管处理:(1)玻璃计滴器和玻璃接头自来水冲洗干净放入清洁液内浸泡4~6小时。(2)从清洁液内取出上述物品,自来水冲洗5分钟再用新鲜蒸馏水浸泡3次。 相似文献
6.
输血及血制品所致输血后肝炎(PTH)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我们对某血站提供的380袋库存新鲜全血进行了抗-HBs,HBeAg,抗-HBc,抗-HCV,HDV-Ag,IgM抗-HDV,IgG抗-HDV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检样采自380袋ALT正常,HBsAg阴性合格库血,均由某血站提供,任取血袋上尾管一节,分离血清待测。 1.2 方法 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 相似文献
7.
<正>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最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为30%。而剖宫产手术由于产妇循环系统的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更高达40%以上。蛛网膜下腔阻滞前15~20min快速扩容以预防蛛网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对65例多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每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10u、输注2次以内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6.67%,输注12~40u、3~10次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3.33%,输注≥82U、20次以上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90.91%;在28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效价≤2者无输注无效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在8~32者,有77.78%的输注无效或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64者88.89%输注无效或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结果表明,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次数越多量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越高,其输注无效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为确保输注血小板治疗的质量,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适用的血小板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法与白膜回浆法所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进行了PLT、WBC、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部分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检测比较;并对制备血小板浓缩液时全血离心条件与血小板分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血小板回收率为84.45±6.23%,明显高于白膜回浆法的59.91±8.95%(P<0.01);但富含血小板血浆法混入的WBC是白膜回浆法的10倍以上;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血小板低渗应激反应均无显著差别(P>0.05);血气BB、HCO_3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质量均无大影响。结果提示,用白膜回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优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7年7月-2001年3月采用手法复位钢针经皮髓腔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4~62岁,平均34.5岁;左侧30例,右侧18例。骨折类型:横形14例,斜形15例,粉碎性19例;新鲜骨折46例,陈旧骨折2例;其中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21例。均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无开放性及血管神经损伤病例。致伤病因:车祸伤27例,摔伤19例,打击伤2例。2 治疗方法 颈丛阻滞或局麻。仰卧位,肩胛间垫沙枕,头旋向健侧。在X线电视机辅助下,用手指固定锁骨内侧段,于锁骨内侧段前凸之弧形顶点内侧约1.0cm骨隆起部进针,直接刺进皮肤或做一长约0.3cm切口,用高速电钻将1枚直径2.5cm骨圆针钻入骨髓腔并沿髓腔向外至骨折端,双肩后伸牵引,手法整复骨折移位,一助手于骨折端保持复位,粉碎骨折将游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