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建立特色民族药土牛膝(粗毛牛膝、野生牛膝和柳叶牛膝)中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70%甲醇回流提取,以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5℃。结果:β-蜕皮甾酮在0.048~1.94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0.93%(n=6)。对收集的24批次土牛膝样品进行了测定,粗毛牛膝、野生牛膝和柳叶牛膝含量范围分别为0.053 1%~0.122 9%、0.069 3%~0.092 0%和0.085 2%~0.207 0%;在混伪品广东土牛膝和川牛膝中均未检出β-蜕皮甾酮。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土牛膝中β-蜕皮甾酮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临床上髋部骨折早期手术治疗是否对患者死亡率产生影响,目前争议较多,为此,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Elisa Carretta等做了一项研究,通过使用风险调整策略控制人群及临床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估髋部骨折延迟手术对30 d死亡率的影响。此项研究中所有的髋部骨折患者来源于一所教学医院,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为产前预防弓形虫感染新生儿出生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我院就诊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发现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与为感染孕妇间妊娠结局的差别。结果孕早期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早期对弓形虫抗体的筛查,必要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婴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总结该院2006年12月~2008年9月第二产程延长患者216例(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患者235例(对照组)。行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围生期结局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几率远大于对照组;采用同种方式终止妊娠时,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产妇严重软产道损伤、产后排尿困难及产褥期出现临床感染症状的几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低Apgar评分率两组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二产程延长是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它导致母体产后出血量发生率增加,且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下降。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进行头盆评分,尽量避免并积极处理第二产程延长,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手段,对地钱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钱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7个何伯烷型三萜:22-hydroxyhopane(Ⅰ),17(21)-hopene(Ⅱ),6α,22-dihydroxyhopane(Ⅲ),20α,22-dihydroxyhopane(Ⅳ),21,22-dihydroxyhopane(Ⅴ),6α,11α,22-tri-hydroxyhopane(Ⅵ),22,28-didroxyhopane(Ⅶ);β-谷甾醇(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诊断与干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与增龄性肌纤维丧失,体力活动的减少,激素水平的下降,营养缺乏等密切相关,在诊断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公认的诊断方法包括伸膝等长力矩、相对骨骼肌指数、无脂体重、肌电图、步态分析、握力、下肢肌力、磁共振成像和B超检测等.治疗上通过调节饮食、替代给药、抗阻训练改善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逐渐减退的情况,防止卫星细胞的脂肪化,提高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的活力.今后在治疗方面可掺合中医特色疗法到抗阻练习和营养办法中或组合激素和营养干预,设计正交试验找出最优交互作用的干预组合,以及进行随访观察疗法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技术在很多学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许多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反观推拿科研工作中应用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相对较少。通过剖析推拿科研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推拿科研中应用及其临床的指导意义,以期弥补当前推拿研究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推拿问题的不足,开拓临床思路。应用分子生物技术有助于阐明推拿研究中各种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