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125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需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人性化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对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可获得患者对治疗的全面配合,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户籍居民2007—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其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恶性肿瘤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南京市2007—2013年全部户籍人口死亡资料,描述死因构成和顺位,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3年,南京市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82.96/10万(178.80/10万~186.78/10万),其中胰腺癌(EAPC=5.93%)、肠癌(EAPC=3.28%)和肺癌(EAPC=2.09%)的死亡率逐年上升,而胃癌(EAPC=-2.95%)、肝癌(EAPC=-2.28%)的死亡率逐渐下降。结论南京市户籍人口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保持稳定,但不同癌肿的构成有变化。在重视各种癌症防制的基础上,政府部门更应加强对胰腺癌、肠癌和肺癌等死亡率逐年升高的癌肿的防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抑郁症状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于2010年9—10月随机抽取南京市5所学校2 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 118名中学生中,具有1、2、3项及以上健康危险行为的中学生分别为21.6%、6.0%、4.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6.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9.4%、13.4%、3.3%;高中生、有健康危险行为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初中生、无健康危险行为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健康危险行为项数的增加,抑郁症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8.9,P<0.05),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为14.8%。结论健康危险行为是罹患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查三种输液器对丹参滴注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精密pH计和智能微粒检测仪,比较不同温度、不同输注速度下,三种输液器对丹参滴注液指纹图谱、pH值和不溶性微粒的影响。结果:丹参滴注液经过三种输液器后,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以上,可认为输液器的材质和滤膜对丹参滴注液无影响和吸附;pH值基本不变,可认为三种输液器对丹参滴注液的pH无影响;不溶性微粒虽然都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合格范围内,但≥4μm的微粒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三种输液器对丹参滴注液中不溶性微粒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模拟输液的结果发现,在不同温度、不同输注速度下,三种输液器对丹参滴注液的指纹图谱和pH值无显著性影响,但对不溶性微粒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了解南京地区中小学生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生活质量的联合效应,为制定提高学生人群生活质量的综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在南京市随机抽取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4 3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混合效应模型计算组间均数差值和95%CI分析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调整混杂因素和班级水平的聚集性后,与体力活动不足者相比,体力活动充足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增加0.03(95%CI=0.01~0.05);与视屏时间达到2 h/d者相比,视屏时间不足2 h/d者的CHU9D评分增加0.05(95%CI=0.02~0.08);与体力活动不足且视屏时间达到2 h/d的学生相比,体力活动不足且视屏时间不足2 h/d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增加0.05(95%CI=0.02~0.09)、体力活动充足而视屏时间达到2 h/d者的评分增加0.03(95%CI=~0.03~0.10)、体力活动充足且视屏时间不足2 h/d者的评分增加0.08(95%CI=0.05~0.12).结论 充足体力活动和较少视屏时间均可增加中小学生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且两者对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睡眠时间与肥胖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3个城区和1个郊县社区里常住的35岁以上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对其中非肥胖[体质指数(BMI)〈28kg/m^2]人群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于2007年7-10月进行评估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与罹患肥胖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剔除基线调查时筛查出的肥胖人群(BMI≥28kg/m^2)后,样本人群为3936名,3年后共随访到2837名,随访率为72.1%。3年内新发生的肥胖患者为78人,累计发病率为2.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3%和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7.2h,睡眠时间不足(〈7h/d)和过长(≥9h/d)的比例分别为25.4%和7.3%。与睡眠时间为8h/d相比,睡眠时间不足罹患肥胖风险是其约2倍,睡眠过长是其1.5倍;但睡眠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和其他协变量后,睡眠时间≤5h和6h者发生肥胖的风险仍显著高于8h/d者(调整RR值分别为2.382,95%CI:1.121~5.063;2.072,95%CI:1.064~4.035);进一步调整基线腰围(WC)和臀围(HC),睡眠时间不足人群罹患肥胖风险有所降低,但差异仍有显著性(ρ〈0.05)。结论睡眠时间不足和过长均增加罹患肥胖的风险。睡眠时间可能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居民体力活动的现状及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地区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住人员。结果:调查人群中从事不太活动、轻度、中度和重度体力活动的分别占19.0%、40.3%、31.3%和9.4%,在地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和职业分布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1)。超重和肥胖占44.8%,现患率分别为33.0%和11.8%;经多因素调整后,与不太活动者相比,中度、重度体力活动者罹患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44.5%和33.7%(调整优势比分别为:OR=0.555,95%CI=0.423~0.729和OR=0.663,95%CI=0.457~0.960);中度、重度体力活动者中超重的现患率虽然也低于不太活动者,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南京地区居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负相关。体力活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γ-syn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直肠癌组织γ-syn蛋白的表达。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距肛门距离、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结果86例直肠癌组织中都有γ-syn蛋白的表达(86/86)。γ-sy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距肛门距离、术前血清CE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与直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绪论直肠癌组织高表达γ-syn蛋白;γ-syn蛋白是直肠癌普遍存在表达的蛋白,可以作为直肠癌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不同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已经确诊的COPD患者81例和正常对照者73人进行分析。病例组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治疗稳定期抽取空腹静脉血和动脉血,对照者于体检日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CRP、CK-MB或动脉血氧分压。结果 稳定期COPD病人的血清CRP和CK-MB平均值分别为(7.18±5.62)、(10.92±5.33)mg/L,对照组分别为(3.00±0.91)、(3.11±1.46)mg/L,稳定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急性期时,CRP和CK-MB浓度都进一步增加,分别为(51.22±24.53)、(30.06±16.68)mg/L;当COPD患者的病情由急性发作经治疗而趋于稳定时,PaO2上升。在COPD急性发作期,CK-MB与CRP之间存在正相关,而PaO2与CRP、CK-MB与PaO2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结论 CRP和CK-MB是COPD病人病情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且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在临床上可用来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