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92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用微量凝集试验对成都地区兔、猪、鸡、鸭及鹅作嗜肺军团病菌(Lp)的血清学调查。结果除兔的Lp3型抗体未检出阳性外,其它各型的阳性率为1.27~89.8%,猪的Lp6型抗体阳性率高达89.8%,高于美国、丹麦和我国南京的报道。提示家禽、家畜中可能发生军团病菌感染;对动物和外环境进行军团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对于防止人患军团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71名易感的肿瘤病人中前瞻性地研究了乙型肝炎过程及结局中 HBeAg 的意义。这些病人暴露于因疏忽而被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血浆所污染的肿瘤细胞疫苗。45名病人(63%)受到感染。这45名病人表现为三种急性血清反应型:有HBsAg 和 HBeAg 的28人(62%);仅有 HBsAg 的8人(18%);最初有抗 HBs 的9人 相似文献
3.
4.
5.
6.
作者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载体,建立了一种新颖的、快速的、简单实用的微菌落技术,即将细菌接种于膜,培养3~6小时后,透明、固定、染色,观察微菌落形态或进行微菌落计数。使用该技术,对139株细菌的微菌落进行观察,积累了大量微菌落资料;借助微菌落特征,对72株葡萄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与常规法的符合率为90.28%;并首次将计数微菌落的方法用于临床尿液标本细菌的快速定量测定,与常规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噬菌体作为评价消毒因子灭活病毒效果的指标的可能性,对三种噬菌体抗性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方法,比较了大肠杆菌T4、ΦΧ174D和F2等三种噬菌体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抵抗力。结果含量20 mg/L的二氧化氯对T4噬菌体作用30 min,灭活对数值≥4.06;含20 mg/L的二氧化氯对ΦΧ174D噬菌体作用30 min,灭活对数值为4.38。用含45 mg/L的二氧化氯对F2噬菌体作用30 min,灭活对数值>5.4。结论3种大肠杆菌噬菌体对二氧化氯的抵抗力为:F2噬菌体>T4噬菌体;F2噬菌体>ΦΧ174D噬菌体;T4噬菌体与ΦΧ174D噬菌体对二氧化氯抗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一株分离自酸奶经表型特征鉴定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菌株(wch9901)进行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提取wch9901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16S rDNA两端的保守序列作为PCR引物,扩增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将扩增得到的16S rDNA序列插入克隆载体pGEM-T,构建重组质粒pGEM-wch990116S rDNA。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合格后,交由测序公司对插入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于GenBank中Blastn,并用软件Mega3.1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wch9901 16S rDNA序列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中所有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均达96%以上;在系统发育树上wch9901单独形成一个分枝,位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LGM2遗传分枝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DL2所在的独立小遗传簇及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JSQ所在的独立小遗传簇构成的分枝之间,并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LGM2遗传分枝距离最近。结论wch9901属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wch9901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LGM2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消毒实验中评价消毒因子对病毒灭活效果的指示噬菌体.方法比较研究噬菌体T4、φχ174D和f2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对噬菌体的灭活效果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中和剂鉴定试验、噬菌体的检测采用双层琼脂法.结果①30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20 min,或60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5 min即可达到消毒水平(对噬菌体T4的灭活对数值(LIV)或噬菌体T4的对数减少值[LRV)(log10No-log10Nt)≥4.00 log10];②25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φχ174D作用20 min,或50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φχ174D作用5 min达到消毒水平;③40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f2作用40 min,或8000 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f2作用10 min达到消毒水平.结论上述三种噬菌体对戊二醛的抵抗力由强到弱为:噬菌体f2>噬菌体T4>噬菌体φχ174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