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婴儿期不同月龄贫血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29名首次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1~12个月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总检出率为15.56%,其中1~4个月组为9.7%,5~6月组为15.3%.7~12月组为32.1%。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月组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母亲产前出血、妊高征、胎龄、出生体重均与婴儿贫血有关。5~12月人工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婴儿食欲与贫血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月组、出生体重及母亲妊高征与婴儿贫血相关,5~12月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月平均身高增加量。【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适量合理的添加辅食(其他食物)是减少婴儿期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监测及其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比较燃煤污染型城市(太原市)和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型城市(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并研究其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市和北京市大气中细颗粒物,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以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作为靶细胞,测定细颗粒物对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北京市冬季大气中PM2.5为0.028~0.436mg/m3,太原市为0.132~0.681mg/m3。细颗粒物在5、50、200μg/ml浓度内染毒12h和24h均可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拖尾率和尾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细颗粒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城市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居室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水平及冬夏季变化趋势。方法按地理位置和装修水平,冬季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长春、宁夏石嘴山6个城市中选择1487户进行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监测,夏季在北京、重庆、宁夏石嘴山3个城市选择787户进行居室空气中甲醛监测。结果夏季与冬季相比,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均值分别为(0.290±0.238),(0.301±0.194)mg/m3,基本持平。冬、夏季浓度分别有66.58%、81.48%的住户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是国家标准的1~5倍,分别有17.69%、6.35%的住户在0.10mg/m3以下。结论我国城市居室空气甲醛污染严重,装修半年后居室空气中甲醛还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来源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和太原的两个采样点,采用TSP-PM10-PM2.5-2型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并配以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测定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日常及沙尘暴爆发时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并测定沙尘暴及日常气溶胶尤其是细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颗粒物上铅的浓度.结果太原和北京的PM10分别为0.401 mg/m3和0.226mg/m3,TSP分别为0.551 mg/m3和0.381 mg/m3,均超过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5 mg/m3和0.30mg/m3.太原和北京的PM2.5分别为0.275 mg/m3和0.169 mg/m3,均超过美国EPA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0.065 mg/m3.沙尘暴期间和非沙尘暴期间北京的PM2.5分别为0.373 mg/m3和0.165 mg/m3;苯并[a]芘浓度分别为1.38 ng/m3和7.7 ng/m3.结论我国北京和太原两城市颗粒物污染严重,沙尘暴爆发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某县大米镉污染情况追踪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镉污染区19年后当地产大米镉污染情况。方法在全县主要水稻种植乡镇采集当地2006年晚米。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测定米镉含量。结果2006年产大米镉含量均值为:污染区0.59mg/kg,对照区0.05mg/kg。与1987年测定结果相比大米镉含量增加近30%。全县2006年产受污染大米镉含量均值为0.26mg/kg,大于国家卫生标准值,明显高于对照米样镉含量均值(0.06mg/kg)。其中有64%的大米样品大于国家卫生标准值,23.17%的大米样品≥0.4mg/kg、11%的大米样品为≥1.0mg/kg的"镉米"。部分乡村"镉米"检出比例更高,达到33.3%以上。结论当地1987年调查点环境镉污染近19年来仍在持续,米镉含量均值较19年前增加约30%,达到0.59mg/kg。全县污染区2006年产米镉均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值,环境镉污染仍在持续加重,迫切需要采取环境治理与人群暴露阻断措施。 相似文献
6.
空气细颗粒物(PM2.5)生物效应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细颗粒物生物效应指标的研究进展。细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它的形态和组成相当复杂 ,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B(a)p ,而且含有许多重金属如Pb、Cd、Cr等。这些组分大多数是有毒的 ,其中一些可以引起肺部炎症和哮喘 ,另一些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物。细颗粒物可经过呼吸进入肺部 ,并且沉积在肺组织 ,因此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细颗粒物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有关 ,尤其是心脏和肺部疾病。目前认为细颗粒物可能通过氧化、炎症刺激及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对机体造成损伤 ,但细颗粒物的致病机制仍不很清楚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其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7.
细颗粒物污染及对炎性因子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比较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 ,选取我国两个不同污染特征的城市太原与北京(燃煤污染 ,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 ) ,采用分级采样器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重量法分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细颗粒物上的B(a)P用甲醇超声提取 ,Pb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提取 ,比较分析了两城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 ;同时用ELISA及RT PCR法 ,以人肺泡上皮细胞 (A5 49)作为靶细胞 ,测定了细颗粒物对上皮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IL 6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以美国EPA大气环境质量PM2 5 标准为参考 ,PM2 5 太原冬季、北京冬季超标率、超标倍数分别为 10 0 % ,4 2 3 ;90 6% ,2 62。太原冬季、北京冬季空气中B(a)P浓度分别为58 6和 10 9ng m3 ,均超过我国标准。北京、太原空气颗粒物上Pb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居住区大气Pb标准。细颗粒物能引起人肺上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 6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而且呈现剂量 -效应关系。本次研究地区空气细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 ,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炎性损伤毒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两城市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对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北京和太原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方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污染特征的两大城市太原与北京,采用分级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细颗粒物上的B(a)P,硝酸和过氧化氢溶解:Pb,从质量浓度、B(a)P、Pb含量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城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同时用ELISA及RT-PCR法,测定细颗粒物对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产生的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以美国EPA大气环境质量PM2.5标准为参考,PM2.5太原冬季、北京冬季超标率、超标倍数分别为100%,4.23;90.6%,2.62。太原冬季、北京冬季空气中B(a)P浓度分别为5.86,109(μg/100m^3),均超过我国标准。总之,太原细颗粒物污染高于北京。细颗粒物能引起人肺上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6、TNF-α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上述两城市的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炎性损伤毒性。 相似文献
9.
10.
普通高中学生618名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自 1985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 ,AIDS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目前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据报道 ,我国AIDS的患者中 15~ 2 9岁约占 6 0 % ,可见AIDS的主要传播对象是青少年人群。因此 ,做好青少年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目前健康教育已做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大中城市学校普遍开展。为了解沈阳市高中学生AIDS知识水平和实施AIDS健康教育后的效果 ,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沈阳市铁西区两所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 6 2 3名学生 ,男 319人 ,女 30 4人 ,年龄 17~ 18岁。1.2 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