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锥颅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及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 31例侧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31例脑出血患者中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36~ 74岁 ,平均 5 9 2岁。均急性起病 ,有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偏瘫等表现。 31例中有急性脑疝 7例。CT表现 :脑室出血按Graeb[1] 等提出的脑室出血计分法计分。 9分 5例 ,10分 16例 ,11分 7例 ,12分 3例。出血部位 :脑室内出血 5例 ,基底节区出血 17例 ,丘脑 7例 ,颞顶叶 2例。本组 31例患者均常规降颅压 ,保护脑细胞及对症治疗。发病至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PL)及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种方法治疗的235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ESWL组846例,单次碎石成功476例(56.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67.9%;PL组1370例,单次碎石成功1278例(93.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97.1%;开放输尿管取石142例,取石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是3组常见的并发症,PL组术后疼痛、发热发生率最低,分别为3.5%、2.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其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开放取石虽能完全取出结石,但创伤大,是其他治疗方式失败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组)100例和对照组(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100例,后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结石清除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以局部皮肤出现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的水疱和痛如刀割或如火燎样为主要特点,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临床单用西药治疗常常效果难如人意,我们1996年以来应用云南白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例 1  31岁。因右腰部间歇性疼痛 8年于 1 999年 1 2月 7日入院。 8年前因右肾绞痛 ,经对症治疗而愈。腰痛多发生在月经前后及经期 ,无血尿。在当地医院行静脉尿路造影示右肾不显影。入院后大剂量静脉造影 ,未见阳性结石影 ,左肾输尿管显影正常 ,右肾区见团状造影剂 ,范围 5.0 cm× 3.5cm,肾盂膨大呈喇叭状 ,其延续隐约可见右输尿管中上段淡影 ,横径约 2 .0 cm。右侧逆行插管造影 :肾盂呈卵圆形约 5.5cm× 3.5cm大小 ,输尿管中上段呈梭形增粗 ,宽处达 2 .0 cm,下段近膀胱处有一鸟嘴样狭窄 ,长 1 .5cm。 B超 :右肾盂分离扩张 4.6cm,未见强…  相似文献   
7.
心尖球形综合征心电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5岁,因突发胸痛、心悸、气短30min伴黑朦1次即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3年,无心脏病史。体检:BP80/50mmHg,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心率58次/min,心律齐,第1心音明显低钝,未闻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腹部无殊。急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78次/min,P—R间期0.17s,QRS波群aVL、V1~V3呈QS型,  相似文献   
8.
8例夹层动脉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主动脉夹层的CT与MRI表现,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本组8例,2例仅做CT检查,4例直接做MRI检查,2例CT与MRI检查结果相互印证。4例经手术证实,1例不治回家,3例死亡。结果 CT检查4例发现升主动脉小圆整,其内密度不均,增强见真腔和假腔以及内膜瓣2例,内膜钙化斑移位1例。MRI检查可直接显示真腔和假腔以及内膜瓣。结论 主动脉剥脱内膜将管腔分为真假两腔,其可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患者林××,男,52岁,干部。因心前区持续性闷塞感十四小时,伴胸骨后疼痛三小时,于1979年1月13日入院。高血压病史三年,入院前半个月因频发心绞痛诊为: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心脏病(早期)。入院后经多次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前壁下壁心肌梗塞。住院第二天并发心源性休克,经综合治  相似文献   
10.
四川双流县献血员疟疾流行特点分析张天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1995,16(4).一2l9该县为低疟及无疟区。1990年~1991年发生献血员疟疾流行。全部236位病冽来自采血浆或血浆、全血均采的献血员。禾见非献血员感染疟疾。所有病例均在同一血站采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