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1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男男性接触者是比较隐蔽的群体,通过对他们的了解,能够在他们中间开展一些健康教育促进工作[1 ] 。为了能够近距离的把艾滋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传授给该人群,2 0 0 3年2~7月间,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专业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现场活动小组,在这些场所开展了专家走进娱乐场的现场活动,并进行了现场活动前后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次活动针对的是在酒吧中消费的、有同性性接触的男性。活动共收到基线有效问卷1 4 7份,活动后有效问卷1 0 2份。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问卷人群的年龄分布年龄组(岁)活动…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新生儿期后脑脊液细胞学 ( CSFC)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粟氏 FMU- 5微型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脑脊液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HIE后遗症组 CSFC改变明显异常于无后遗症组和对照组。结论 :HIE后遗症的形成可能是免疫细胞参与脑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增高与多 种危险因素有关。筛查可以指导有效的预防性干预,主要针对高危人群,筛查试验较多选用聚合 酶链反应或连接酶链反应。筛查是控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并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校正后危险系数超过正常人的 2倍多[1] 。当血糖≥ 7 0mmol L就能促进动脉硬化 ,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的损伤 ,增加血液粘稠度 ,导致和加重脑梗塞。因此 ,抗凝治疗目前成为防治老年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措施之一。本文观察应用葛根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 2 8例 ,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按WHO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 0mmol L ,经脑CT或MRI确诊脑梗塞 ,共选择住院患者 2 8例 ,男 2 4例 ,女 3例 ;年龄 6 0~ 78岁。1 2 方法 静…  相似文献   
5.
由于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E.C.2.4.2.4)的酶促产物2-脱氧核糖有促血管生成的活性,也曾被称为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CF),其在体内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特异性地催化胸苷生成胸腺嘧啶和1-磷酸-2-脱氧核糖,为核酸补救合成途径提供原料,从而保证体内核酸代谢池的稳定。TP/PD—ECCF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均有异常的高表达,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肿瘤的临床检测和治疗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在核酸及蛋白水平检测TP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和-β在瘢痕疙瘩组织和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存瘢痕疙瘩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份瘢痕疙瘩和10份正常人皮肤标本PDGFR-α和-β蛋白的分布。体外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D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瘢痕疙瘩组织中PDGFR—β表达明显增高,而PDGFR—α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似与瘢痕疙瘩的临床生长状态有关。在边缘充血、浸润生长明显的皮损,PDGFR—α呈强烈表达:而在边缘稳定、无明显浸润态势之皮损,PDGFR—α呈低表达。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PDGFR—α比PDGFR—β表达更为丰富。结论 两种PDGFR的表达增高导致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PDGF敏感性提高,决定了PDGF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手术后放疗加口服积雪甙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3种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同时探讨积雪甙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外科手术切除术后予以浅层X线放疗的基础上,将106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使用积雪甙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及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使用积雪甙的治疗组75例患者痊愈率33.3%,有效率86.7%;对照组31例患者的痊愈率12.9%,有效率48.4%。Ridit方法分析:2个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P<0.01和P<0.05),而使用积雪甙片的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放射结合积雪甙片治疗瘢痕疙瘩效果可靠,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 介绍临床上极为少见的成年男性阴茎及成年女性外阴瘢痕疙瘩各 1例。方法 : 回顾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 : 男性阴茎包皮瘢痕疙瘩大小为 5 .2cm× 1.5cm× 0 .6cm ;女性为 4个外阴瘢痕疙瘩 ,最大为 9.0cm× 4.2cm× 1.0cm、,最小为 2 .0cm× 1.2cm× 0 .8cm ,均严重影响其性生活。针对 2例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联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 即使在以往未发生瘢痕疙瘩的人群、不易发生瘢痕疙瘩的部位 ,只要有皮肤全层或部分真皮层损伤 ,也有发生瘢痕疙瘩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 8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 4例急、慢性白血病 ,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的骨髓或血液标本 ,进行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检测。以了解我国上述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HPV B19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结果 HPV B19的阳性率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 4 2 .85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 4 1.17%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 2 3.6 8% ,而对照组为 3.33%。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 B19感染与上述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光老化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老化过程非常复杂,维A酸、羧基乙酸、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3-没食子酸等药物能从某个发病环节上阻断或抑制光老化的过程。激光治疗光老化,虽然治疗机理尚还不清楚,但在组织学和形态学上,能显著地逆转光老化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