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5年广东省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和带菌状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我省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并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流脑监测工作。选择广州市番禺区、茂名化州市、韶关乐昌市、东莞市及汕头市潮阳区作为流脑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广东省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市内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广东省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78.9%(675/856),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3.7%(203/856);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简称Nm)的带菌率为0.65%(7/1077)。健康人带菌以B群Nm为主。结论:广东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Nm的带菌率也很低,提示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作用。但我省健康人群C群IgG抗体水平较低,一旦有传染源传人,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某县安全注射现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估计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注射的频次和不安全注射的比例,分析产生不安全注射的主要因素,调查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方法:采用面向面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注射频次、注射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1004名居民中,过去3个月至少接受1次注射的有145人(14.4%)、457次(0.46次/人),按年估计,每人每年接受注射的频次为1.84次。≤12岁和>12岁两个年龄组接受预防和治疗注射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为94.4%。普通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依然有限。结论:农村地区人均每年接受注射1.84次的结果是比较适度的,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率也很高。但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注射、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如何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都值得卫生决策部门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4-2006年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监测信息与防控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回顾性调查表,由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2004-2006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823起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发病33 012例,死亡151例,波及人数2 926 862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442起(占事件总数53.71%),发病23 216例,死亡19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337起(占事件总数40.95%),发病8 474例,死亡80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所报告事件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共报告605起,占事件总数73.51%。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共283起,占事件总数34.39%,其中3月份最多,报告126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6、7、9、10和12月份,共201起,占事件总数24.42%。波及人群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共383起(占事件总数46.54%),发病20 699例,死亡6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波及该人群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波及人群以工人和民工为主的事件189起(占事件总数22.96%),发病5 286例,死亡45例,波及该人群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和民工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及宿主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莱姆病是一种多发于林区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因此职业与莱姆病的感染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长白山林区的地理环境、媒介蜱源、人群、动物感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有关资料整理 ,从而对该地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有初步了解 ,现介绍如下。1 自然疫源地的状况长白山林区处于东经 12 6°~ 130°、北纬 42°~ 44°、全年降雨量 80 0mm ,而且 70 %集中在夏季 ,海拔 5 0 0~ 180 0m。该地区植被茂密草地地表覆盖着较厚的落叶 ,针叶林和桦树、枫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灌树丛以榛子、刺五加、茅草为主。深山气温较低 ,树高茂密…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1999年儿童计划免疫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全国 199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吉林省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及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接种率调查 ,由此掌握了吉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此次随机调查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843名 ,按免疫程序卡介苗 (BCG)合格接种率为 99 2 9%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全程合格服苗率为 95 .73 % ,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96 6 8% ,麻疹疫苗 (MV)合格接种率为 96 32 % ,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88 73%。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 ,BCG、OPV、DPT、MV四种疫苗接种率无明显的差别 ,但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城区居民流行性感冒样病例发病情况快速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流行性感冒 (流感 )样病例发病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使用北京市 8个城区的电话局向号和随机数字相结合产生的电话号码 ,对城区居民进行电话调查 ,同时对部分 3~ 6岁幼儿和≥ 6 0岁老人开展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流感样疾病罹患率为 10 8% ,≤ 6岁、7~18岁、19~ 5 9岁、≥ 6 0岁人群流感样疾病罹患率分别为 4 0 0 %、16 7%、9 2 %、6 7% ,各年龄组人群罹患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6 0岁患慢性病老人罹患率为 8 3% ,非慢性病老人罹患率为 4 3%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10 5 % ,≤ 6岁、7~ 18岁、19~ 5 9岁、≥ 6 0岁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6 8%、2 8 8%、6 7%、7 9%。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幼儿流感样病例罹患率和≥ 6 0岁老人的人周发病率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存在流感样病例流行 ,幼儿和患慢性病老人是预防流感样病例的重点人群 ,流感疫苗幼儿接种率较高 ,≥ 6 0岁老人接种率低 ,应积极在老年人群中推广流感疫苗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疾病控制领域网络媒体监测及其实施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结果,探讨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法用文献查阅法对各种媒体进行监测,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年10月10日~2005年3月31日,监测网站138个,收集疾病控制相关信息2 029条。②信息主要来源于新华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③信息收集时间和发布时间之差最短为当天收集,最长为106 d,平均0.60 d。④病种信息收集量前3位依次为传染病、伤害、其他。⑤信息内涵分类收集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疫情发生和流行、工作动态、监测结果、其他、危害因素预测预报、政策法规、科研、专家建议、官员参与、会讯、经验交流和防病常识。⑥信息属地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国外、省外和省内。⑦探讨了媒体、媒体功能、媒体监测及其在疾病控制领域中应用。结论媒体监测系统是现代疾病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媒体监测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监测机制、监测模型,质量控制模式,以此作为现行疾病监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况.方法 分别设计针对地市和县区级疾控中心的两种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应急人员基本情况、应急管理机制、监测预警、现场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应急储备、职工的培训演练、公众宣传和信息通报等8个方面.于2006年问卷调查广东省所有市、县级疾控中心的应急能力(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21个地市疾控中心和93个县区疾控中心.调查显示地市级和县区级应急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占74.03%(670/905)和53.55%(1 116/2 084),76.19%的地市级和65.59%的县区级疾控中心有承担应急协调职能的部门,85.71%的地市级和73.12%的县区级疾控中心成立了应急专家组;100.00%的地市级疾控中心和78.49%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制定了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率分别达到98.08%和92.21%;接报事件后,88.65%的疾控中心能在6 h内前往调查;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中心平均能开展的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分别占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的 51.22%(21/41)和24.32%(9/37);疾控中心对消毒剂和消杀药械的储备率普遍大于80%,对应急药品的储备率地市和县区疾控中心分别仅为19.05%和11.83%;85.71%的地市级和81.72%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在2005年开展了应急知识培训.结论 广东省各级疾控中心应急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应急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缺乏应急储备协调管理、以及地域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树立长期建设理念,以"一案三制"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居民流感样病例发病与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流感防治知识认知情况、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选择广州市区5个街头调查点,采取街头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2004年10~12月居民的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及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情况。结果广州市居民流感样病例发病率为6.99%(16/229),其中男、女流感样病例发病率分别为5.17%(6/116)、8.85%(10/113);流感样病例就医率为25%。2003、2004年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6%(22/229)、5.7%(13/229);对63.16%(12/19)的流感相关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率高于70%。获得流感相关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占65.9%)和报纸(占51.1%)。结论广州市居民流感样病例就医率、疫苗接种率均较低;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较高,获取流感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一起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2 0 0 4年7月上旬广州市某幼儿园暴发的一起咽结膜热的病原学。方法 采集急性咽结膜热患儿急性期眼或咽拭子标本用Hep 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原始标本及病毒分离物使用PCR方法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鉴定。用分离鉴定的毒株作为抗原,测定7例患儿及2名健康儿童(阴性对照)双份血清中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2 2份患儿的咽拭子和眼拭子标本用PCR测定显示12份为腺病毒阳性,2 2份标本中只分离出9株毒株,经鉴定所有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且与朝鲜分离的3型腺病毒同源性高达97%。以分离到的1株毒株与7例患儿自身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中和试验显示恢复期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2例阴性对照中和抗体无增长。结论 该起急性咽结膜热暴发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