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篇 |
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5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甘肃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甘肃省乙型肝炎 (乙肝 )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对 1990~ 2 0 0 1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1990年以来 ,甘肃省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 ,年均发病率 89/ 10万 ,近年发病率维持在 133/10万左右 ,是全国平均发病率的 3倍 ,2 0 0 1年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集中于 15~ 4 4岁 ,<5岁儿童发病构成逐年下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5 %~ 7% ,HBV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后要开展和加强乙肝监测 ,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加强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 ,重视安全注射 ,开展宣传教育 ,以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2.
根据前期小叶女贞转录组研究的结果,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从叶片中克隆到1条编码糖基转移酶的基因(xynz UGT)。该基因c DNA全长1 598 bp,由66 bp 5'-UTR,1 440 bp ORF,92 bp 3'-UTR组成,其中ORF编码1条含480个氨基酸残基的酶蛋白(xynz UGT),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4 826.67 Da和5.8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酶蛋白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级结构中含有一段糖基转移酶高度保守的PSPG盒,在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38%)、β折叠片(12.1%)和无规蜷曲(49.9%),在三级结构中由肽链折叠形成2个正对的α/β/α类Rossmann折叠区域,并且两者之间夹着一个底物结合口袋。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xynz UGT有可能催化酪醇等苯丙素类物质发生糖基化,进一步开展酶蛋白与酪醇的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位于结合口袋的Gly138和Ser285通过氢键与酪醇发生相互作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8 370.57 Da的xynz UGT重组蛋白,但它以非可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分子伴侣和酶蛋白共表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酶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体外酶促反应研究,并阐明酶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甘肃省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现状,为探索提高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2005-2011年乙肝报告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乙肝在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实验室诊断病例占74.03%,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分型乙肝所占比例较高(62.70%),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医院报告乙肝病例最多,超过83.00%;按报告单位级别分析,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占58.02%.结论 甘肃省乙肝病例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误诊、误报现象依然存在,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易善复注射液中维生素B2的含量.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甲醇-2.5 mmol·L-1庚烷磺酸钠(含三乙胺0.1%,磷酸调pH2.5)(29:7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7 nm.结果 维生素B2在1~100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 ng和0.50 ng,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76%.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易善复注射液中维生素B2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孟蕾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一项重要监测手段。近年来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应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各有优势,但对手术室及ICU重症患者应用PiCCO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是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同时行64排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的285例住院患者的冠脉钙化积分,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285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80例,以钙化积分分组,随着钙化积分的增多,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结论 冠脉钙化积分对预测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甘肃省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的效果。方法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后两年开展中期评估,分析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目标人群安全套使用率、HIV抗体检测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项目地区商业性女性性服务者(FSW)、男男性接触者(MSM)、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6年的15.28%,28.25%,15.81%上升到2008年的38.40%,45.75%,43.29%(P〈0.01);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从2006年8.07%,16.40%,0.62%提高到2008年的46.38%,44.25%,9.05%(P〈0.01);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2006年的63.85%,27.33%,3.37%提高到65.28%,36.00%,12.09%。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地区大众人群及目标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HIV抗体检测率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均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甘肃省项目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但是仍有部分目标人群不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不能主动寻求HIV抗体检测、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三类目标人群的行为干预,研究行为的决定因素,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开展内容更为广泛、针对性更强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切实提高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连止泻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姜连止泻片中盐酸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_(18) 柱(150 mm×3.9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0)(22:78),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12~0.59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8.30%,RSD为1.19%(n=6).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控制姜连止泻片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