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09例门诊查体者进行了ALT及HAV、HBV、HCV、HDV、HEV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者(对照组)的血液进行了SOD、GSH-PX、LPO测定。结果显示: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中SOD、GSH-PX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O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当多种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时血SOD、GSH-PX下降、LPO增高更明显,其中以HBV、HCV、HEV三重叠感染及复合型肝炎(HBV、HCV、HDV)时更为显著(P<005),提示:肝炎病毒感染者及肝炎患者血SOD、GSH-PX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PO却有不同程度增高,并与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在血透患者中的感染及其对肝脏的影响洪愉,孔立新,孙德英,李华,刘文渊,卜庆云我们对38例血透患指和204例献血员作了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并对部分透析患者作了乙肝五项指标和肝功能检测,报告如下:对象:献血员,男144例,女60例,年...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对65例多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每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10u、输注2次以内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6.67%,输注12~40u、3~10次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3.33%,输注≥82U、20次以上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90.91%;在28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效价≤2者无输注无效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在8~32者,有77.78%的输注无效或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64者88.89%输注无效或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结果表明,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次数越多量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越高,其输注无效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为确保输注血小板治疗的质量,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适用的血小板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法与白膜回浆法所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进行了PLT、WBC、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部分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检测比较;并对制备血小板浓缩液时全血离心条件与血小板分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血小板回收率为84.45±6.23%,明显高于白膜回浆法的59.91±8.95%(P<0.01);但富含血小板血浆法混入的WBC是白膜回浆法的10倍以上;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血小板低渗应激反应均无显著差别(P>0.05);血气BB、HCO_3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质量均无大影响。结果提示,用白膜回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优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儿科见习医生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见习儿科医生14人,培训时间10月。每年将新来的医生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培训期间共有3次考核,分别进行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结果:案例式教学方法与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培训的医生考核成绩明显高;并且大大缩短了见习医生的适应时间,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增强了预防医疗纠纷的意识。结论: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对于培训儿科见习医生是一种更有效的培训方法,也得到了见习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灶周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将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技术治疗时吸出的脑组织进行HE和刚果红染色.结果 光镜下可见大片出血病灶和点状出血,部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及粟粒型动脉瘤;血管周围可见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血管腔内充血,脑组织水肿,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同时通过CT影像学改变进行对比观察血肿发生部位与病理变化关系.结论自发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脑动脉扩张与动脉血管发生玻璃样变性有关,少数与动脉急性坏死、微动脉瘤、细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有关.通过CT进一步证实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部位以基底节最为常见,而血管淀粉样变性导致的脑出血主要以脑叶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技术治疗后,观察抽吸出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方法对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吸出的脑组织进行HE和刚果红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其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的不同观察炎细胞浸润及脑组织水肿情况也不同。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损伤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结果 126例患者中,101例患者意识清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死亡25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它阻断了脑出血后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李世国,刘庆宽,李金星,朱学智,孙德英,李华,苏寿龙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事业已从单一供应全血发展到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血液成分单采用于临床,病种达70余种。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大致分为:①血浆置换,②血液有形成分单采(包括对正常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