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完全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从健康体检饮食服务人员中检出一株伤寒沙门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10月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检室在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肛拭标本中检出一株伤寒沙门菌。伤寒的健康带菌者较少被发现,由从业人员体检标本中检出该菌的报道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从腹泻病人分离出14株非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O1群霍乱弧菌能引起急性腹泻 ,是一群重要的肠道致病菌。近来有关该菌引起腹泻及食物中毒的报道显著增加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本区非O1群霍乱弧菌的感染情况 ,掌握其流行趋势 ,我们对区内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进行监测 ,从中分离出 14株非O1群霍乱弧菌 ,并对菌株的各种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材 本区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腹泻物或肛拭子。1.2 培养基 碱性胨水 ,自制 ;4号琼脂 ,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牛产 ;TCBS琼脂、克氏双糖铁琼脂 ,上海医化试剂厂提供。1.3 微量生…  相似文献
4.
两株非O1群霍乱弧菌VBO12的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检出2抹非0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VB012)的鉴定结果,探讨非01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进行。结果:经过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确定这次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分离的2株菌为非0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WB012)。结论:由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已经逐渐增多,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有报道。因此,今后检测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腹泻病人中非01群霍乱弧菌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30日中午1时左右,12名高校学生到广州市海珠区某饭店聚餐后3h,相继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多在38.5℃左右。到海珠区某医院就诊,初步怀疑是一起食物中毒并报告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本起食物中毒有12人发病,入院治疗。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多在38.5℃左右。经过抗图治疗后,2d后痊愈。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SS平板、SC增菌液、灭菌的生理盐水及其他鉴定用培养基。2.2 标本:患者粪便(肛拭)12份,呕吐物1份,剩余食品烧猪肉1份,患者中毒初期、恢复期血液标本各1份。2.3 方法: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进行,并参考《卫生防疫细菌检验》(何晓青主编)。  相似文献
6.
沙门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 0 0 0年 8月 16日 ,本辖区内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受污染的面包糕点而引发的食物中毒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分析 ,确认这起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所导致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2 0 0 0年 8月 15日 ,有三名住宅小区的保安在本区某面包西饼屋买了蛋治面包 ,晚上 12时左右食用后于次日清晨 4时许发病。同一天 ,还有另一家母子 2人也因食用了该面包西饼屋的面包而发病入院求治。病人均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呕吐和发热 (39℃左右 )等症状。潜伏期为 4- 10h。所有…  相似文献
7.
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粪便中检出504株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孙凤琪,曾爱芳,李焕枝沙门氏菌属(salmonclla)是肠杆菌科内一个重要病原菌属,菌型繁多,分布面广,可通过各种方式传染给人,引起腹泻等疾病。为了解饮食从业人员污染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做好流行病...  相似文献
8.
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一株非O1群霍乱弧菌O_(11)型的报告孙凤琪,曾爱芳,李焕枝1993年10月6日,我们从肠道门诊病人王××粪便中检出一株不凝集弧菌,经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鉴定,确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O11型,报道如下。1病例简况患者王××,女...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我们从一名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一株库马西沙门菌(S. Kumasi,30:z10:e,n,z15),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核鉴定,证实为国内首次检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1998-2008年沙门菌带菌情况调查及菌型研究. 1.材料与方法:采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肛拭标本493 711份.按照GB/T 4789.4-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卫生防疫细菌检验>中相关方法进行检定~([1]).标本接种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37℃培养24 h后,划线分离于SS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