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完全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6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中国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促进性病/艾滋病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的流动无形中加速了HIV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传播,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已是当务之急。此文就有关我国流动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学特征、性病/艾滋病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行为干预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 5 6 5 2名≥ 6 0岁的农村老年人 ,应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 ,其生活质量采用综合指标评价。结果 主观满意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 0 .14 32± 0 .5 170 ,不满意的老年人均分为- 0 .2 5 2 1± 0 .6 0 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 6 6 .2 2 1,P <0 .0 0 0 1) ;主观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为0 .345 (P <0 .0 0 0 1)。生活质量综合指标和主观生活满意度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 :子女孝顺、经济收入、睡眠情况、慢性病、营养状况、经济支配、娱乐活动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和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自编量表,对马鞍山市市区6所小学6884名儿童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670人,占24.2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3683人,占53.50%。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父母采取惩罚、不闻不问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为重组家庭;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放置药物的地点不当;过马路时不或偶尔提醒儿童注意交通安全等。结论 儿童伤害相关行为与家庭因素有密切关系,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况,并明确影响“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无为县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共884名3—6年级儿童,其中“留守儿童”491名。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17.1%)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可能与性别、年龄、学习困难程度、健康状况、母亲教育方式、老师教育方式和零花钱等因素有关。[结论]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会、学校和家长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6.
伤害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年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但也应看到在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由于伤害(事故)具有可反复多次发生以及伤害类型、发生伤害的原因、发生地点、就诊场所等的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在进行伤害流行病学研究时应对伤害研究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简单地将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在伤害研究领域会出现诸多问题并可能导致错误,本文仅就有关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中涉及的部分方法学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肥市铁路施工单位943名在外施工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文化程度和收入越高、打工时间越长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越高。在听说过艾滋病的734人中,仅有37.5%(275人)对艾滋病感染者持同情态度。943名调查对象中,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卖淫”和“嫖娼”者分别占39.6%、7.3%和6.9%。9.5%的被调查对象(90人)承认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其中28.6%(22人)承认从未使用安全套,仅10.4%(8人)每次使用。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者安全套使用频率越高;探亲时间间隔和打工时间越长,安全套使用频率越低。结论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存在HIV感染的危险性,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10.
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危险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再发的危险因素,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4所中学的4042名在校学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发生各种类型伤害1134人次,共有657名学生发生伤害;其中再发伤害组的265名学生发生742次伤害,占伤害总事件的65.43%;父、母亲化程度、家庭类型、人均收入、儿童饮酒行为、学校类别、儿童注意力易分散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等因素与中学生再发伤害有关。结论 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改变与再发伤害密切相关的因素,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