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保持广西壮族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的敏感性 ,提高粪便标本采集质量 ,采用统一设计的表格 ,以信函调查方式 ,对2 0 0 2年上送AFP病例粪便标本的各地区、县级卫生防疫站 (EPS)进行回顾性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粪便标本采集现场 2 33例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现场 ,有 6 0 5 % (14 1/ 2 33)在县级及以上医院 ,2 8 8% (6 7/ 2 33)在家中 ,4 3% (10 / 2 33)在EPS ,5 6 % (13/ 2 33)在乡级卫生院 ,0 8% (2 / 2 33)在个体诊所。2 采集粪便标本人员 在现场亲自动手采集粪便标本的AFP病例监测人员 … 相似文献
3.
卓家同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4)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广西幼儿入园或就餐前对手采取先消毒再洗手,同时对幼儿园场所设施和医院场所每天消毒1次;抽查田阳县和田东县的2014-05-01/10和2016-05-01/10曾住过县级医院出院人数和出院后30 d内患手足口病病例数进行对比、对2014、2016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发病、广西全区手足口病例数进行对比分析新措施的效果。结果田阳县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率从2014年的10.76%降至2016年的3.77%,田东县幼儿园从2014年的9.87%降至2016年的4.95%;曾经因别的疾病并住过县级医院出院人数中30 d内手足口病发病率田阳县从2014年的1.76%降至2016年的0.97%、田东县从2014年的3.44%降至2016年的0.96%;百色市手足口病2016年比2014年下降37.69%。广西手足口病2016年比2014年下降15.19%。结论对幼儿园儿童采取手先消毒再洗手入园和用餐以及实施幼儿园和医院公共场所每天消毒1次是防控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以来,美国炭疽生物恐怖事件,中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流行、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出现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提高公共卫生早期预警能力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 WHO)修订了《国际卫生条例》,建立了全球传染病突发预警和应对网络(the 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GOARN)[1].因此,为了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除了完善现行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外,不少新的监测系统应运而生,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不断提高,监测重心下移作为早期预警手段,近几年来受到很大关注.本文将传染病监测的方法及其关口前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西医务人员对人禽流感的认知、态度、行为,以便对人禽流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禽流感知信行问卷调查,调查者自填问卷调查广西部分市、县、乡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共416人.结果 在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67.9%能同时答出人禽流感3个以上症状;98.3%认为人禽流感会对人类造成威胁;80.5%参加过人禽流感检测或相关的培训.广西部分地区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单位级别的医务人员对禽流感的认知得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广西部分地区医务人员对人禽流感认知水平较低,今后应加强人禽流感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禽流感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项目免疫规划知识传播效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免疫规划知识传播能力和宣传技巧,促进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方法 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LINICEF)加强常规免疫项目中期评估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需要打预防针的比例由79.69%上升到96.79%,知道出生时要接种乙肝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的比例分别由11.15%、6.46%上升到27.45%和13.19%,监护人主动接种比例提高14.83%.结论 免疫规划知识传播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部分指标水平仍较低,急需开展专题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
综合评估方案设计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免疫规划综合评估方案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免疫规划分为行政职能及业务与管理两大类别,拟出评估方案给予合理权重并贯彻实施,分析2001—2005年评估方案的异同并对比工作促进的效果。结果以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案作技术支撑和整改引导,以黄牌警告机制作行政敦促与推进整改手段,2001—2005年广西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人员和经费成倍增加。新出生儿童接种率比2001年前增加20%~30%,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1.85/10万,降至历史最低。结论在贯彻国家规定的目标前提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规划评估方案,并随着工作重点的不同和效果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不断引导,行政手段和业务与管理监管双管齐下,即可遏制工作滑坡势头、步人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之效。 相似文献
8.
广西195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广西45年来麻疹的流行情况,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0~2005年广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广西45年来共报告麻疹3 455 474例,死亡30 52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86.60/10万,死亡率为1.65/10万.流行特征呈现两个不同的阶段:1950~1980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年报告发病率为408.50/10万,死亡率为3.67/10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1个高峰,整个流行呈阶梯下降趋势;1981~2005年发病呈低发状态,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90~46.08/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月份发病最多,9月份发病最少;男女性别之比1:0.57,发病年龄以小年龄组为主,0~15岁发病数占92.91%,散居儿童占43.24%;全区各县(区、市)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边远及经济欠发达的河池、百色和崇左市.结论 目前的免疫策略首先应继续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其次应加强麻疹疫情管理,提高疫情报告及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宁市1~4岁儿童及成人血清破伤风IgG保护性抗体水平,并比较两种试剂的检测效率。方法用间接ELISA法,两种试剂盒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儿童及正常成人血清破伤风IgG抗体,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度并评价之。结果儿童及成人血清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76.0%和5.3%~6.3%;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228IU/ml和0.027 IU/ml;破伤风IgG抗体≥0.1 IU/ml者分别占57.8%和13.5%;两种试剂定性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符合度。结论本地区1~4岁儿童及成人血清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较低,加强人群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广西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每层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组群抽样方法 ,抽取城市和高、中、低收入农村1997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842名 ,对儿童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看护人的文化程度与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呈正比关系 ,城市的预防接种意识、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比农村地区要高 ,完成疫苗合格接种儿童的看护人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要高于未完成者 ,出生在医院的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要高于出生在其它地方的儿童 ,参加计划免疫保偿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要高于未参加儿童。结论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地区、儿童出生地点、是否参加计划免疫保偿等都影响到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和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