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1篇 |
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74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335篇 |
内科学 | 315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6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24篇 |
综合类 | 699篇 |
预防医学 | 244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30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88篇 |
肿瘤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97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饮食干预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行食管癌手术的127例患者,按出院日期分为两组,单日出院者为对照组(n=54),双日出院者为试验组(n=73),对照组出院后提供常规饮食指导方案;试验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于出院后2~20 d,隔日由专人以电话方式进行饮食干预,询问并记录饮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营养状况及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查时,体重、营养状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或不同时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进普通食物时,对照组51.9%的患者、试验组53.4%的患者存在哽噎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只有20.4%的患者遵守饮食教育,低于试验组78.1%的遵医率;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率为33.3%,吻合口直径平均(7.3±1.4)mm,而试验组吻合口狭窄率仅为12.3%,吻合口直径平均(11.2±1.3)mm;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饮食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及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省HIV/AIDS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住院的HIV/AIDS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78例进行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涂片、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8例痰液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共分离出细菌127株(45.7%),真菌53株(19.1%),白色假丝酵母菌50株,曲霉菌3株.分支杆菌49株,结核分枝杆菌44株,其余为非典型分支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4.6%,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5.4%.真菌占19.1%,常见为白色念珠菌.结核分枝杆菌占17.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胞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云南省HIV/AIDS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比例逐年增高,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发病率高,存在耐多药结核菌,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刘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14)
目的对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间本院行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病患中选取72例为本研究对象,病患入院后均于0.5h-5d内施以冠脉造影术,对病变位置、病变程度等行统计。结果经数据分析,共有25例病患存在三支病变,占比34.72%,居于首位,共有16例病患存在双支病变,占比22.22%,位于第二;病变程度统计中,共有32例病患病变程度已达71%-99%间,占比44.44%,居于首位,共有18例病患病变程度低于50%,占比25.00%,位于第二。结论将冠脉造影应用至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治中,可对病变位置及病变程度予以清晰显示,对病症临床诊断而言,具备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6.
我们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 Laser Irracliation of Blood.ILIB)配合治疗30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难治的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高磷血症与冠脉病变、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亦密切相关,严重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普遍认识到有效的降磷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就近年来高磷血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1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治疗)和对照组(基础治疗)。辨证分型后,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WHOQOL-BREF量表生存质量积分及各维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积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生存质量改善的各维度中,主要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和基础治疗方法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均有较好疗效,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时透视食管超声下置入的钛夹位移,评估食管病灶内扩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超声探察病灶,病灶的上下端置入金属钛夹做基准标记,在模拟放疗体位下直接采集透视图像分析,分别记录平静呼吸和屏气状态下钛夹的空间位移。结果60例患者完成试验,74个病灶,137枚钛夹被置入。透视观察到134个(97.8%),钛夹脱落中位时间为23天,无Ⅲ度以上钛夹置入相关性不良反应。钛夹运动呈规律性振动,振动频率与呼吸运动和心脏搏动相关。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7~14.0 mm,7.5 mm)、左右方向(0.4~5.6 mm,2.0 mm)、前后方向(0.6~9.0 mm,2.3 mm);在屏气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2~3.3 mm,1.5 mm)、左右方向(0.2~3.3 mm,1.1 mm)、前后方向(0.3~3.7 mm,1.5 mm)。结论呼吸运动、心脏搏动、食管病灶位置影响食管病灶内扩边值,其中呼吸运动是主要因素。食管超声钛夹基准标记下的实时透视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