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因反复黑便5年,再发1个月余入院.患者2003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黑糊样便,并逐渐头晕、心悸、乏力,当地医院查胃镜及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提示横结肠息肉.经抑酸、止血等对症治疗后停止黑便.2008年5月患者再次出现黑便,大便成形,伴终未滴鲜血,自认为是痔疮,未重视,后又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肌肉酸痛等. 相似文献
2.
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口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口术的方法. 方法: 114例病人胃造口术(PEG)采用Pull法,26例空肠造口术(PEJ),在PEG基础上用异物钳钳夹胃腔内空肠造口管,推送胃镜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 结果: PEG成功率为100%,通过改良胃镜下直接置管方法,26例PEJ全部一次放置成功.15例局部有活动性出血, 8例局部有分泌物和红肿,经相应处理后缓解.21例引起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治愈,1例胃黏膜下出血,形成血肿, 1例在第8天发现胃造口内固定片嵌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PEG简单、安全、可行;PEJ方法可一次使造口管到达空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效果。方法 10 3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 2组 :A组 5 8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克拉霉素 5 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 7d ;B组 45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甲硝唑 4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7d。活动期溃疡患者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 2 0mg ,1次·d-1,疗程 2~ 4周。抗Hp治疗结束 2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 A、B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89.3 %和 84.1% ,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6.7%和 10 0 % ,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0 .3 %和 11.1% ,两组间Hp根除率、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为P >0 .0 5 )。结论 克拉霉素或甲硝唑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组成的两种“三联疗法”疗效相当 ,而甲硝唑因价廉、安全在临床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胃粘膜环氧化酶-2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粘膜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27例无任何症状健康检查者,经胃镜采取胃窦部粘膜组织,用于Hp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OX-2的表达。结果 18例Hp感染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表达COX-2,而9例Hp阴性者胃粘膜均不表达COX-2。结论 Hp感染诱导胃粘膜COX-2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10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VTT,总结PVTT与肝癌患者年龄、肝硬化基础、肝硬化严重程度、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肿瘤指标(AFP和CEA)的相关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依据门静脉直径大于13mm,或胃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果:106例肝癌中合并PVTT28例,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者占42.9%。有肝硬化基础或HBsAg阳性病例的PVTT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基础或HBsAg阴性病例,肝硬化为ChildB级和ChildC级的PVTT发生率显著高于ChildA级病例。而ALT、AFP和CEA与PVTT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肝癌伴有PVTT的门静脉高压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PVTT者。结论:年轻人、伴有肝硬化基础、和HBsAg阳性的肝癌,PVTT发生率高,肝硬化越重的PHC,越容易形成PVTT。PVTT形成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和 DNA拓扑异构酶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 (GST-π )和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 Ⅱ-α )在肿瘤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ABC法检测 GST-π和 Topo Ⅱ-α在 6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 1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0%和 8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 P〈 0.01). GST-π和 Topo Ⅱ-α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密切相关( P〈 0.01). GST-π在低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Topo Ⅱ-α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低分化癌( P〈 0.01).结论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衡量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大鼠胃粘膜环氧合酶(COX)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胃泌素1 μg/kg、10 μg/kg或100 μg/kg,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查胃粘膜COX-1、COX-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达。评价胃泌素受体拮抗剂YM022对COX-1、COX-2、HGF和HB-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胃泌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表达,而对COX-1和HGF表达无明显影响;YM022阻断胃泌素诱导的COX-2和HB-EGF表达。 结论: 胃泌素调节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蛋白表达,提示COX-2和HB-EGF参与与胃泌素相关联的胃粘膜增生和胃癌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除直肠息肉和皮肤浅表肿瘤外,一个器官内有多个孤立的肿瘤比较少见,随着内镜检查技术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食管多源癌病例数明显增多并引起关注[1].本研究拟对内镜下食管多源癌、癌前病变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减少常规内镜遗漏癌前病变、早期癌及多源性病灶,指导手术、内镜下治疗和放疗,减少治疗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小肠的解剖特点和技术的限制,使小肠疾病的诊断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1].我院2007年开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4月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0.6±17.9)岁.病因: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14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3例,慢性腹痛16例,慢性腹泻12例.采用单纯经口进镜9例,单纯经肛进镜22例,接受2次检查分别经口和经肛进镜14例;因而共有23例经口进镜,共有36例经肛进镜.患者均经常规胃镜、结肠镜检查,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者27例,腹盆腔CT 32例,血管造影3例,核素扫描1例,CT仿真内镜12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