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13)C呼吸试验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胃镜检查及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 IgG)的检测结果对比13 C尿素呼吸试验 (13 C UBT) ,评价13 C UBT对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诊断可靠性。方法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我院消化门诊具有反复中上腹痛、脐周痛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 5 89例 ,年龄 4~ 14岁、平均9岁 ;其中 435例进行13 C UBT检查 ,检测当日早晨空腹口服一杯麦片饮食延缓胃排空 ,接着口服 5 0mg13 C 尿素试剂 ,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小时取气样 ,应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检测 ,以DOB表示。检查前停服抗生素 2周者 2 47例 ,停服 4周者 188例。 41例症状严重的患儿同时做胃镜 ,取胃窦粘膜行嗜银染色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 ,两者均阳性者确定为HP感染。对比计算13 C UBT检测结果与胃镜检查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期有 30 0例患儿行血清HP IgG测定 ,其中146例测定了13 C UBT ,观察与HP IgG的符合率。结果 13 C UBT阳性率 2 7 5 8%,随年龄增长感染率上升 ,7岁以后上升明显 ,儿童期感染率剧增 ,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类型。检查前停服抗生素 2周与 4周者阳性率分别为 2 7 12 %、2 8 19%。血清抗HP IgG阳性率 5 6 7%。胃镜检查阳性率 39%,阳性染色切片中HP菌数量较少。13 C UBT与胃镜检查的符合率为 90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虽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其复发率高,手术难以彻底治愈,以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不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难以解决,因此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普查概况和病因分析;自1979年以来我厂做了三次普查,共普查1,345人次,查出妇科病562人次。其中子宫颈糜烂438人次,占32.6%;附件炎43人次,占3.19%;阴道炎24人次,占1.78%;子宫颈腺体囊肿25人次,占1.86%。另查出子宫颈息肉9例,子宫脱 相似文献
6.
7.
8.
我国七个地区性乱者及健康人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我国七个地区1284名性乱者和1161名健康人进行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抗体检测结果。调查表明:(1)性乱者中,Uu抗体阳性率最高(25.47%)、Ct次之(18.22%)、Mh最低(8.80%)。(2)性乱者Mh、Uu和O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3)性乱者经常合并感染Uu和Ct。研究揭示,性乱者是支原体性病和衣原体性病的高危人群,在性病防治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123例淋病患者和108名健康人的血清应用PHA进行Mh和Ct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淋病患者的Mh抗体阳性率为23.58%,GMT为1:7.60;Ct抗体阳性率为72.35%,GMT为1:8.71。显著高于健康人的Mh和Ct抗体水平(P<0.05)。提示柳州地区淋病病人生殖道Ct和Mh感染较为普遍,在性病防治工作中应予重视。此外,还对探讨生殖道Mh和Ct感染的意义、分布特点和淋病患者Mh和Ct感染的高发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反复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可定植于胃窦和 (或 )胃体 ,致慢性活动性胃炎 ,且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解儿童 H· pylori感染的临床特点 ,我院对反复腹痛发作的患儿进行了H· pylori感染的检测。研究对象 :选择于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消化门诊就诊和同期住院的患儿 2 5 8例 ,年龄 3岁 3个月至 14岁 ,反复腹痛 1个月以上 ,无腹部外科疾病病史 ,并排除伴有呼吸、心脏、肌肉、肝胆、胰腺、肾脏及神经系统疾病者 ,同时病情叙述清楚、病史可靠者。入选病例中 ,男112例 ,女 14 6例 ,均表现为腹痛发作时上腹压痛或伴脐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