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81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拟行切痂植皮术的体表烧伤患者3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25~55岁,体重45—80k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5):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和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KD组)。2组分别以氯胺酮32ug/(kg·min)复合异丙酚120ug/(kg·min)或右美托咪啶0.1ug/(kg·min)诱导,BIS值≤60时再以氯胺酮16ug/(k·min)分别复合异丙酚0~60ug/(kg·min)和右美托咪啶0~0.03ug/(kg·min)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值40—60。分别于麻醉前、BIS值≤60时、切痂、取皮、植皮、手术结束等不同时间点观察血压、心率、PaO2、PaCO2值。记录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KD组比较,KP组血压明显下降,PaCO2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而KD组诱导后HR短暂升高,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对削痂植皮术患者能够提供良好的循环、呼吸支持,且复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MMP2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家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和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造模.对照组则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10周后,检测股骨头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结果 模型组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分别为(20.26±9.83)%、(236.30±34.78)μm2和6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1.05)%、(178.80±21.82)μm2和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MP2的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槲皮素(Que)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Nav1.8通道电流(INav1.8)的作用。在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上,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Que干预INav1.8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Que影响的Nav1.8通道电压依赖的激活和失活特性。结果显示Que(10,30,100 μmol/L)可浓度依赖地抑制DRG神经元INav1.8峰值,峰值抑制率分别为(15.32±3.43)%,(22.92±8.24)%和(47.29±11.4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1.38 μmol/L,Hill系数为0.76;100 μmol/L Que可使DRG神经元的Nav1.8通道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偏移了0.83 mV,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偏移了1.86 mV;且与干预前比,半数失活电压(V1/2)为-(40.23±0.25)mV,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Que可浓度依赖和电压依赖地抑制DRG神经元Nav1.8通道活性,进而降低痛觉信息的传递,改善慢性内脏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9SrCl2治疗,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0%)明显好于对照组(86.3%)(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9.43±5.39)分和(78.20±8.22)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30±5.94)分和(57.10±6.89)分(J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安全性比较好,能够缓解骨痛,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患者伴低舒张压的危险因素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方法收集怀疑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11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低舒张压组(<60 mmHg)和非低舒张压组(60~89 mmHg),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低舒张压的危险因素。结果111例研究对象中,低舒张压组46例,占41.4%;非低舒张压组65例,占58.6%。非低舒张压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为64.6%(42/65)和52.3%(34/65),低舒张压组为73.9%(34/46)和63.0%(29/46),低舒张压组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舒张压是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舒张压患者中年龄增长、糖尿病和吸烟是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对于老年ISH患者而言,低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独立相关,良好控制血糖和戒烟可减少低舒张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大连市各大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测标本754份,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率为74.27%(560/754),核酸检测以其他型为主,占65.36%(366/560)。大连市手足口病阳性者男/女比例为1.56∶1(P〉0.05),年龄以0~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96.25%(539/560),6~9月份为高发季节,金州新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瓦房店为大连市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病例:男,25岁,结婚5年,妻孕4产2,第一胎孕七个月早产一无脑儿死亡,第二胎孕40天自然流产,第三次孕60天自然流产,第四胎足月顺产一3kg男婴,出生后有窒息史,新生儿期经过正常,未发生过明显黄疸。生后未抽搐过,无外伤史。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落后同龄儿,1周岁时才会翻身,2周岁时仍不会独坐,不会爬,不会走,扶墙会站,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