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复方抗栓酶-3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动脉滴注复方抗栓酶-3号治疗脑梗死及后遗症150例,并与对照组15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颈脉滴注复方抗栓酶-3号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质量控制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难以实现快速、无损的质量控制,光谱技术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具有可携带、快速无损等特点,能实现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检测,目前已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中。对LIBS的检测原理、装置构造进行介绍,归纳LIBS数据处理和建模方法,并对LIBS在中药产地溯源、真伪鉴别、含量测定、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LIBS现存的挑战和问题,展望LIBS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为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的合并症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文章主要讨论肺癌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 病的临床状况及相关处理。总体来说,对于合并这3 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癌患者,针对肺癌的治疗选择会受到限制, 相较于无合并症者生存期更短、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产后新生儿院内感染危害大,易集中爆发。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按照来源主要可分为内源性、外源性两类,可经接触性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生物媒介传播。新生儿院内感染与胎龄、出生体重、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病房环境、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医院需做好手卫生、规范侵入性操作、改善病房实施环境、做好人员管理与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肾损伤分子-1(human 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dase, NAG)、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同仁医院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各45例,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Kim-1、尿NAG、AGT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结果 EDN组及DN组血清Kim-1、尿NAG、AGT水平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高于EDN组(P<0.05)。Kim-1、NAG、AGT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诊断灵敏度分别为0.702、0.615、0.718;特异度分别为0.616、0.577、0.597,但联合检测灵敏度为0.896,特异度为0.853;Kim-1、NAG、AGT水平异常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Kim-1、尿NAG、AGT水平呈高表达,Kim-1、NAG、AGT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预测/诊断价值,其水平的异常增加也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法应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0名本科临床实习生,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进行教学,观察组给予精准医学结合案例为基础的学习(PBL)进行教学,各15人。结果观察组教学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精准医学结合PBL与CBL教学法应用于内分泌临床实习中均具有的教学效果,但是前者优势更大,可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病例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与空腹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按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的中位数分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较高组和较低组,分析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并分析与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关联。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组患者血清FPG、Fins、HOMA-IR、Hb A1c和IMT均显著高于较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论在血清25-羟维生素D较低组还是较高组,IMT水平与FPG、Fins、HOMA-IR、Hb A1c均存在一定相关性(r=0.467~0.687,P均0.00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2,95%CI=0.313~0.971,P=0.03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2型糖尿病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