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是由一次或多次脑梗死造成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其他卒中造成脑萎缩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产生。临床此类患者较多,因种种原因(如经济、无人陪护等)患者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而家属往往护理知识匮乏影响了患者进一步康复的时机,因此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单纯鼻面罩通气与口鼻联合面罩通气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对其通气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为气道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我院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年龄>18岁,ASA为I~II级,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经口及双侧鼻孔通气良好,不需要辅助呼吸的患者100例。结果:鼻面罩通气组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比较,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面罩通气组呼气末二氧化碳、潮气量高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面罩通气组气道压力低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诱导期间患者头部位于正中位,不采用托起下颌方法,单纯应用鼻面罩通气较口鼻联合面罩通气的气道压力低,潮气量高,呼气末二氧化碳高,通气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肺神经内分泌癌化疗诱发痛风发作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的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药物治疗全过程,从化疗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防治、痛风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教育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对于因肿瘤化疗引起的痛风发作,临床药师应及早从化疗方案预处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急性发作防治等方面进行密切监护,及时干预。临床药师应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肿瘤化疗诱发痛风发作风险的防治工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该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且正常受孕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自然流产人数、医学性人工流产人数、治疗性引产人数、早产儿人数、低体重儿人数、出生缺陷儿人数。结果干预组自然流产人数、医学性人工流产人数、治疗性引产人数、异味妊娠人数、其他、早产儿人数、低体重儿人数、出生缺陷儿人数分别为2(0.3)、7(1.1)、0(0)、0(0)、2(0.3)、1(0.1)、2(0.3)、0(0),对照组自然流产人数、医学性人工流产人数、治疗性引产人数、异味妊娠人数、其他、早产儿人数、低体重儿人数、出生缺陷儿人数分别为22(4.0)、40(7.4)、5(0.9)、1(0.1)、13(2.4)、19(3.5)、23(4.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9、9.9,6.1,6.8,10.7,7.6,8.9,P<0.05)。结论研究认为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有积极的影响,孕前优生健康教育不仅能降低流产人数还能降低不良新生儿的出生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教育管理对规范胰岛素注射,减少注射相关并发症,提高血糖达标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我院内分泌科注射胰岛素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既在院期间由责任护士边宣教边注射,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和评价。而观察组采用教育管理,既评估—教育—电话随访—再评估—指导—评价的模式。对两组患者观察胰岛素注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血糖达标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注射不规范,注射后并发症的发生较少、血糖达标,进行教育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护理信息平台,按照风险评估、制订护理措施、监管流程来管理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疼痛4项护理敏感指标,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减少,提高了院内难免压疮治愈率、院外带入Ⅰ期、Ⅱ期压疮治愈率(P<0.01);提高了敏感指标的科学性,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节省了护理用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将信息化培训管理方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构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优化临床护理培训信息化管理,包括护士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内网考核、评价指标提取,效能分析改进等,运用护理培训效率指标(考试组织时间、出题时间、阅卷时间、培训覆盖率、统计分析差错率)及护士满意度对应用信息系统培训前后的培训考核效率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信息系统构建后,除出题时间外,考试组织时间、阅卷时间、试卷统计分析时间、培训覆盖率与统计分析差错率分别为(4.31±1.32),(0.21±0.11),(0.35±0.17)h,(99.89±0.13)%,(0.05±0.02)%,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7.420,62.440,42.495,24.781,36.896;P<0.05)。除试题设置外,护士对培训方案、培训方式、考试方式、能力提升的满意度分别为(96.06±3.31),(98.51±2.56),(99.62±2.91),(94.91±2.98)分,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387,24.977,58.488,11.660;P<0.05)。结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可优化现代护理培训工作及管理模式,改进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冰柏液冷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冰柏液冷湿敷治疗2次/天,口服依巴斯汀10 mg,1次/天;对照组予3%硼酸溶液冷湿敷2次/天,口服依巴斯汀10mg,1次/天,疗程均为2周,主要观察指标为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EASI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柏液冷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光化学诱导局部脑缺血模型,研究人参皂苷Rb_1(ginsenosideRb_1,GRb_1)对大鼠右侧脑皮质区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GRb_1高剂量组(100 mg·kg-1),中剂量组(50 mg·kg-1),低剂量组(25 mg·kg-1),尼莫地平组(1 mg·kg-1),每组8只。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测定缺血后24 h右侧脑皮质区r CBF的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GFAP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GFAP的表达。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症状。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 CBF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GRb_1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P0.05),GRb_1各组r CBF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GFAP mRNA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GRb_1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其中以高剂量GRb_1组GFAP表达增加明显(P0.01);GRb_1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缺血急性期GRb_1可增加局部r CBF,并促进GFAP的表达,稳定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保护缺血半暗带细胞。  相似文献   
10.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是解决终末期肝病患者供肝短缺的有效手段[1],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相对于受体得到诸如手术时机选择、供体缺血时间控制、良好的供肝质量、较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等理论和临床优势而言,供体作为健康个体则承担了潜在的风险,既有远期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包括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2].因此,严密、客观地观察、分析供体手术后不良事件有利于正确评价捐献者的安全性和健康状况,及时妥当地提供治疗和护理.本文总结分析了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科2006年7月~2011年9月期间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右半肝供体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即所有未预期或不适的症状、体征、疾病或可能导致身体伤害,可能但并不确定与供肝切取手术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