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9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的腹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外胆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绝经年龄晚、行经时间长,生育次数多,高龄,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Ⅱ型糖尿病,吸烟,饮食习惯及职业因素等。但最高危因素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导致的感染和炎症。因此,针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成为必要。对于胆囊癌,其治疗同样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根治性手术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穴位敷贴联合中药足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CFS)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1例CF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2组均连续治疗30d,随访6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采用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表评价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Scale-14,FS-14)评价疲劳状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2及IFN-λ水平,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的复发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6,P=0.014).治疗后,研究组PSQI[(3.7±0.7)分比(4.8±0.6)分,t=-8.008]、FS-14[(6.2±1.5)分比(8.0±1.4)分,t=-6.042]评分低于对照组,BELL氏评分[(66.7±12.8)分比(50.6±10.2)分,t=6.621]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IL-1β[(3.28±0.63)pg/ml比(6.86±1.14)pg/ml,t=-18.595]、IL-6[(20.03±5.79)pg/ml比(24.85±6.88)pg/ml,t=-3.619]水平低于对照组,IL-2[(32.96±6.57)pg/ml比(26.78±6.01)pg/ml,t=4.679]、IFN-λ[(36.27±6.71)pg/ml比(25.63±5.89)pg/ml,t=8.03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25.0%(8/32)、研究组为7.1%(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6,P=0.032).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中药足浴可明显改善CFS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劳指数,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穴位及针刺角度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留针时间4因素3水平的9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为观察指标,初步确定颈性眩晕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果:针灸选穴针刺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3因素不同水平在临床疗效方面差有统计学意义异,而留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优化治疗初选,采用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中刺或深刺,应用排针,留针1 h,可以获得相对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德祥  钟晓  邓晓冬  熊明  李文  张绍炳  李亚星  张晖 《中国骨伤》2020,33(12):1166-1170
目的:探讨经外踝截骨联合空心钉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倒置固定在胫距跟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经外踝截骨联合空心钉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倒置固定行胫距跟融合术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5~72(58.9±6.1)岁;病程2~35(11.9±7.9)年。术前诊断创伤性关节炎8例,Charcot关节炎2例,Charcot-Marie-Tooth(CMT)2例,踝关节结核1例,距骨坏死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8例合并单纯内翻畸形,4例合并单纯外翻畸形,2例合并马蹄内翻畸形,1例合并马蹄畸形,2例合并中前足内收内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5(16.6±4.3)个月,1例失访,切口均Ⅰ期愈合,融合时间术后15~24(16.8±2.4)周。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骨融合延迟,通过Ⅰ期再植骨注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后融合。AOFAS评分由术前(38.7±3.3)分提高至术后(84.5±2.6)分,VAS评分由术前(7.5±1.6)分降至术后(1.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外踝截骨空心螺钉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倒置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手术操作简便,融合率高,且对伴有后足畸形的患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比较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笔形束卷积算法(PBC)和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上采用PBC算法和AAA算法设计IMRT计划,并生成相应的验证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种算法计算所得靶区的D_(5%)、D_(50%)、D_(95%)、D_(98%)、D_(mean)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TV的均匀性指数和CTV的适形度指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直肠和膀胱的V_(30)、V_(40)、D_(mean),小肠的V_(10)、V_(20)、V_(30)、D_(mean),盆骨髓V_(10)、V_(20)、V_(30)、V_(40)、V_(50)、D_(mean),右股骨头的V_(20)、V_(30)、V_(40)、V_(50)、D_(mean),左股骨头的V_(20)、V_(30)、V_(50)、D_(mean)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除左右股骨头V_(40)和直肠V_(50)外,其余参考指标PBC算法结果均低于AAA算法;两种算法的验证计划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C算法与AAA算法在宫颈癌IMRT中虽然均符合临床要求,但存在一定的剂量学差异。与AAA算法比较,PBC算法高估了偏高剂量区域即靶区剂量,低估了偏低剂量区域即危及器官剂量。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对较大肝肿瘤治疗范围与布针方案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肿瘤中治疗范围与射频针伞径、布径次数之间的关系,设计较准确的布针定点定位方法。方法 将肿瘤模式化为类球体,根据球体覆盖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正棱柱法及正多面体进行推导计算,获得治疗范围与射频针伞径、布针次数的关系式。根据RFA治疗原则消融范围须超越肿瘤周边0.5cm以上,按照覆盖类球体肿瘤的计算结果,采用伞径5.0cm的射频针,治疗4.1~4.3cm的肿瘤须用正四面体法至少布针4个点,治疗4.4~5.6cm的肿瘤用正棱柱法至少布针5~8个点,5.7~6.0cm的肿瘤用三层重叠法至少布针12个点,方能达到较彻底覆盖灭活肿瘤的效果。结果 应用上述治疗方案对32个3.5~6.6cm的病灶设计布针进行RFA治疗,肿瘤灭活率达84.4%。结论 肿瘤类球体治疗计算方案对RFA治疗中不能一次覆盖的较大肿瘤,可提供分区布针方案,有助于提高RFA对肝癌的灭活率,减少肿瘤残留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croRNA-100(miR-100)在大鼠肝脏发育成熟和癌变时的表达。方法取新生SD乳鼠、成年SD大鼠肝组织以及经连续喂饲2-乙酰氨基芴加部分肝切除术(2-AAF/PH)诱导的SD大鼠肝癌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FISH技术检测miR-100的表达。结果同新生SD乳鼠相比,miR-100在成年SD大鼠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 P<0.05)。大鼠肝脏癌变组织的miR-100表达较成年大鼠肝组织明显下降( P<0.05),接近于新生SD乳鼠miR-100的表达水平。结论 miR-100可作为SD大鼠肝脏发育成熟的标志,其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研究了穿心莲总内酯骨架片的处方工艺及其体外释药行为。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不同型号及用量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要考察因素,以3种内酯成分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处方,所制缓释片无突释现象,缓释周期14 h。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及Peppas方程判断穿心莲3种内酯类成分的释药机制,结果表明总内酯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机制为骨架溶蚀机制。该法制备的穿心莲总内酯骨架片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3年8月在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行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15~70岁,平均42.7岁,均经病理确诊.总结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47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38例(80.9%),大部切除9例(19.1%,均为大腺瘤并侵入海绵窦者).本组共40例(85.1%)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其中头痛减轻35例,视力视野改善30例.本组47例中泌乳素(PRL)型29例,生长激素(GH)型6例,无功能型12例,术后28例(80%)血清内分泌激素较术前有改善,其中PRL型23,GH型5例.10例术后出现尿崩症,8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发生颅内感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