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肉制品花色品种多样,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且美味可口,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大多熟肉制品是小作坊手工制作,以冷食为主,因此其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为了解武汉市售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探索影响其卫生质量的因素,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以提高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现将武汉市2012年熟肉制品抽样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2018年全国第三季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23个省份共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事件119起,中毒3 488例,死亡27例,其中Ⅳ级及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64起,中毒2 643例,死亡27例。 第三季度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最多,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42.02%和69.29%;真菌性食物中毒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总人数的55.56%。 家庭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死亡总人数的32.77%和92.59%,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51.46%。结论2018年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降,中毒人数有所增加。 建议加强对饮食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管,特别是在学校开学季,做好集体食堂食品采购、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的识别能力;普及正确的食物加工方法和自救互救方法,是预防和控制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报道表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常可询问到有关挥发性有机物(VOC)慢性暴露史。为探讨长期接触电脑和装修暴露是否为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我们收集了529例首诊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SARS每日疫情发布对公交人员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 ,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在全球特别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 ,在家庭和医院有明显的聚集现象[1 ] 。公交人员对各种病原具有高暴露、易感和易传染的特征。因此针对公交人员的具体状况提出治理方案 ,唤醒公交人员的卫生防疫意识 ,防止传染病 ,保护其身体健康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 ] 。掌握SARS疫情公布前后公交人员知识、态度、信念、行为 (knowledge,attitude ,belief,pra…  相似文献   
5.
海带多糖的抗辐射作用与脾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 (LJP)抗辐射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 4个不同剂量LJP实验组 ,灌胃 1 0d后行一次性γ射线辐射 ,每只 9.0Gy ,1 8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及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模型组免疫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LJP各组能显著调节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 ,并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LJP抗辐射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抑制免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城市学生看护人限盐勺使用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盐知信行调查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沈阳市12848名(男性4862名,女性7986名)学生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收集限盐勺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盐相关知识等对学生看护人使用限盐勺的影响。结果33.3%的学生看护人没听说过限盐勺,41.9%听说过限盐勺但家中没有,24.8%听说过且家里有限盐勺,武汉、男性、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其他、低收入组没听说过限盐勺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广州、女性、高中及以上、专业技术和办事人员、高收入组家里有限盐勺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1);在有限盐勺的学生看护人中,10.0%不用限盐勺,60.6%偶尔用或当做普通勺使用,仅有29.5%经常/每次使用限盐勺控制用量,沈阳、男性、高收入组经常或每次使用限盐勺控制用量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上、高收入水平、知道盐推荐摄入量、知道高盐饮食会引起高血压对学生看护人拥有限盐勺影响的OR(95%CI)值分别为1.328(1.221~1.445)、1.268(1.029~1.563)、1.243(1.145~1.348)和0.838(0.763~0.921);家中有限盐勺的学生看护人知道盐推荐摄入量、知道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限盐勺来源(社区/单位发放,亲戚朋友送)对看护人使用限盐勺影响的OR(95%CI)值分别为1.473(1.259~1.722)、1.249(1.040~1.501)和0.505(0.415~0.615)/0.603(0.441~0.823),均是影响学生看护人使用限盐勺的主要因素。结论2014年中国四城市学生看护人限盐勺的拥有率和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7.
了解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种类及其家长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9 221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饮料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最常饮用的饮料前5位是奶类(60.5%)、碳酸饮料(37.0%)、果蔬汁饮料(31.0%)、功能饮料(26.9%)和鲜榨果蔬汁(22.5%),不同性别和学段的学生饮用的饮料种类不同.学生与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正相关(r=0.152,P<0.01).小学生受家长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以及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男生主要受家庭经济水平影响,女生主要受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生越容易消费鲜榨果蔬汁.相对于小学,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44(1.168 ~1.546)和1.439(1.273~1.627);相对于家庭经济水平低,水平为中、高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21(1.151~1.515)和2.075(1.604~2.683).结论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以奶类为主,饮用碳酸饮料的中学生仍占有较高比例.应制定干预策略,着重考虑学生的性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区和黄陂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163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2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92%;女性患病率为30.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5—60岁及≥60岁(OR=3.20、7.16)、BMI指数24.0.28.0及28.0岁以上(OR=1.52、3.00)和高盐饮食(OR=1.4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武汉市高血压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酱腌菜是我国最普遍、产量最大的蔬菜加工品.它以新鲜蔬菜为原料,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各种酱菜、发酵与非发酵性腌菜、渍菜[1].近年来,酱腌菜类产品逐渐趋向低盐化,为了改善口味、色泽及延长保存期,甜味剂、色素及防腐剂在酱腌菜中被广泛使用.苯甲酸、山梨酸是最常见的防腐剂,糖精钠是最常见的甜味剂,柠檬黄和日落黄是最常见的黄色色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挥发性有机物(VOC)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269例CU首发病例的暴露史构成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非职业来源VOC持续长时间暴露史的CU病例在首发病例总数中的构成比逐年增长,有持续VOC暴露史的CU发病者,暴露时间平均达2年左右。结论CU可能与长时间(约2年左右)挥发性化学暴露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