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群居爆发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与胸部HR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2月3所医院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10例(4个家庭),其中男性6例(中位年龄60.5岁),女性4例(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扫描并行薄层HRCT重建,由两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分析新冠肺炎HRCT病变发生部位、形态、分布、密度等特点,以及治疗前后HRCT征象变化。并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4个家庭中首例确诊病例均有武汉确诊病例或武汉疫区接触史,4例为输入型病例(占40%),平均潜伏期5 d。实验室检查中5例(5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4例(40%)淋巴细胞明显降低;8例(80%)C-反应蛋白增高,10例(100%)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100%)患者胸部CT均有阳性表现,其中7例(70%)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变界限大多清楚。8例(80%)累及多个肺叶,2例(20%)为单肺叶病变。绝大多数病灶位于胸膜下和肺外周处,以双肺下叶为著。5例患者(50%)病变内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9例患者(90%)病变内可见增粗细小血管影。7例患者(70%)治疗后复查胸部CT,3例(30%)原肺内胸膜下病变出现不同程度实变及纤维化,2例(20%)实变影转变为GGO,1例(10%)原肺内GGO消失,又出现新发GGO,1例(10%)病变范围有增大。结论 新冠肺炎具有家庭群居爆发的特点,均可有输入性病例,潜伏期较短,其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治疗后患者病变动态观察;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NCP做出临床诊断和提供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81例,对照组73例)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颈动脉斑块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卒中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内中膜厚度,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其中卒中组8例,对照组1例)。卒中组增强斑块数目及增强斑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7)。结论卒中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可提高显示率,造影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显示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可更好的预测脑卒中。  相似文献   
4.
经前期情绪相关测评量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有规律、反复发作的一组症状集合,主要包括躯体和心理症状。经前期烦躁不安征(premenstrual dysphofic disorder,PMDD)是一种PMS的严重状态。国外研究表明大约。75%的妇女患PMS,而在患PMS者中又有14%患有PMDD。国内研究以乔明琦等为代表对PM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率占成年女性的41.9%。经前期情绪相关测评量表是衡量其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往超声主要诊断节育器有无下移、脱落、带器妊娠,近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提供了多种成像方法,尤其是子宫冠状切面成像,成为各种类型节育器异常诊断的重要手段。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年-2006年门诊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25例,经阴道三维扫查,患者年龄24~52岁。1.2检查方法GE Voluson730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兼有二维及三维扫查功能,探头频率7.5MHz。二维扫查包括子宫大小、形态、内膜及节育器位置和形状。三维扫查:采用三维容积探头,对子宫定位后固定探头,启动三维功能,调节立体取样容积,大小能够包涵宫腔及节育器所在位置,启动自动容积扫查,获取三维容积数据库,即可行三维多平面图像分析得出诊断。对特殊声像图像细分析再下结论,取子宫冠状切面行三维表面成像模式分析,记录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的类型及特征。临床追踪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均经宫腔镜证实。2结果二维超声下可见节育器位置下移、脱落(图1)。而对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包括节育器变形、节育器部分脱落、节育器完全及不完全嵌入子宫肌壁,节育器尾丝缩入宫腔,节育器部分断裂等声像图特征仅见于三维超声(图2),二维超声难以辨认。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二维检查出2例,经宫腔...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医院管理者与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的加深、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患者就医观念的转变,临床路径管理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必将对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院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分析了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推进临床路径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确定冠心病病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就诊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的270例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9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80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4组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对其IMT值、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SAP组IMT值为(1.02±0.15)mm,UAP组IMT值为(1.22±0.12)mm,AMI组IMT值为(1.42±0.13)mm,对照组IMT值为(0.67±0.39)mm(P0.05),SAP组斑块积分为(3.25±2.56),UAP组为(4.23±2.96),AMI组为(5.69±3.48),对照组为(0.95±0.52)(P0.05),SAP组斑块发生率为60.00%(48/80),UAP组为72.22%(65/90),AMI组为95.00%(76/80),对照组为5.00%(4/80)(P0.05);结论:使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能够对冠心病病程进行预测,该方法简单有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速匹配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有病理结果的88例乳腺结节患者(共125个结节),进行声速(sound velocity,SV)测定。结果 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最佳临界点为1 565 m/s。以此为界点,SV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6%、89%、84.8%。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0.6%、74.7%、73.6%。二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1%、92.3%、92.8%。结论SV及常规超声在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判定上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V与常规超声联合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CT重建功能在各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男31例,女15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行全颈椎螺旋扫描,所用CT机为GEHispeedFx?i,技术参数:层厚3~5mm,Pitch1.0~1.5,重建间隔1.5~2.5mm。所得二维图像全部传输到AdvantageWorkstation4.0进行MPR、SSD重建及对感兴趣区切割,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观察感兴趣区。结果: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信息更加清晰和直观,特别是对椎间孔和椎管内的显示更有价值。结论:重建增加了影像信息,为颈椎病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