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8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737篇
口腔科学   354篇
临床医学   367篇
内科学   35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453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科学   1181篇
综合类   112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02篇
  1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7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处置的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 例,女性6 例;年龄45~68 岁;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45(200,320) min,术中出血300(200,650) mL,术中左肝蒂在胆道镜引导下采用一次性切割吻合器离断,离断位置良好,无一例出现保留侧胆管损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和胆漏;无一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不良事件轻微,1例患者出现轻微漏胆,1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均为Ⅱ级,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恢复流质饮食时间90~102 h,术后住院时间8~13 d,住院费用为(4.02±0.36)万元。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在器械、技术保障下是安全、可行的,且不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解剖学观察,揭示颈椎间孔内口区锚链韧带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卡压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具成人脊柱颈段防腐标本,正中矢状切开,从脊神经根袖根部切断根袖,在外科显微镜下解剖观察C3/4~C7/T1椎间孔内口处神经根袖周围的锚链韧带,记录韧带的形态、分布、起止点及走行。 结果 120个椎间孔内口脊神经根袖周围共发现560条锚链韧带,所有韧带均呈放射状连于神经根袖与椎间孔内口周围骨膜壁,两端附着紧密,不易分离。各椎间孔内口韧带的数目均≥4个。锚链韧带形态主要包括带形和索形两种。带形韧带258条,宽度(4.5±2.6)mm(4.1~5.2 mm),索形韧带302条,直径(2.5±1.8)mm(1.2~3.8 mm)。C3/4、C7/T1椎间孔内口区韧带较为松散纤细,数量较少;C4/5~C6/7椎间孔内韧带较为坚韧而粗壮,数量较多。 结论 颈椎椎间孔内口区神经根周围存在锚链韧带,将神经根锚定于周围椎间孔骨膜壁,极大限制了神经根自由移动范围,可能与突出椎间盘一起导致神经根卡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在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The nasopharynx has been understudied relative to neighboring anatomical regions. It is a highly complex, integrated space whose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remains unclear after nearly 5,000 years of study. Historically, most work on the nasopharynx was done with a focus on adjacent structures. It has most often been mentioned in relation to the middle ear (via the Eustachian tube) in ancient texts and has only later been given a designation as one of three portions of a tripartite pharynx among adult humans. As human dissection became practiced more widely in Renaissance Europ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sopharyngeal boundaries improved. With further advancements in the study of nasopharyngeal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anatomical variation from the 19th century up until the present, this reg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functionally vital and still complicated to define.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分析干燥标本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学形态特点,并比较不同形态关节面的解剖学参数,为预防下肢运 动损伤和治疗跟骨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本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干燥右跟骨标本,根据距下关节 前、中、后3 个关节面的融合与分离程度进行分型。测量不同类型跟骨3 个关节面的长轴之和、短轴之和、跟骨 Gissane 角、Bohler 角及后关节面倾斜角。结果:根据3 个关节面的融合与分离程度,可将跟骨距下关节分为4 种 类型( Ⅰ~Ⅳ型)。其中Ⅱ型最为常见,且前、中关节面面积与后关节面的面积比例最大;Ⅲ型最少见;Ⅳ型前、 中关节面面积与后关节面的面积比例最小。在其他解剖学参数方面,Ⅳ型的长轴之和明显小于其他类型,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Ⅰ型的短轴之和大于其他型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型的Gissane 角小于其他型别,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4 种类型在Bohler 角无明显区别;Ⅱ型的后关节面倾斜角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距下关节面可分为4 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受力特点和形态学特征存在差异,在预防下肢运动损伤和临床治 疗跟骨骨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