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2篇
  免费   2073篇
  国内免费   165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54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3227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3072篇
内科学   1033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4901篇
特种医学   10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951篇
综合类   3995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1304篇
  14篇
中国医学   420篇
肿瘤学   8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961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756篇
  2017年   864篇
  2016年   845篇
  2015年   866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795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326篇
  2009年   1258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1330篇
  2006年   1251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497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275篇
  1984年   223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149篇
  1981年   137篇
  1980年   120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42篇
  1977年   30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多样的环境因素使得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也丰富多样,不同居群栽培滇重楼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具有很大的差异,多源数据融合分析能更全面的表征药材化学信息,建立一个高效而准确的产地鉴别模型,为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来自云南和四川的8个产地(保山、楚雄、大理、红河、丽江、成都、文山、玉溪)共366份栽培滇重楼根茎为实验材料,采集其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ATR-FTMIR)数据。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不同产地的样品分为2/3的训练集和1/3的预测集,基于4种特征变量提取方法(CARS、VIP、SPA、SO-Covsel)结合2种数据融合策略(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建立偏最小二乘产地判别分析模型。根据模型参数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评估模型的稳定性,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ACC)评估模型分类性能。结果 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均能反应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差异,在中级数据融合中,基于VIP和SPA提取的特征变量建立的模型正确率均大于94%。相较于中级数据融合,低级数据融合模型得到了最为满意的结果,其预测集分类正确率达到100%。结论 根据近红外和中红外数据建立的低级数据融合PLS-DA模型,能够用于栽培滇重楼的产地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俊友  轩安武  阮狄克 《中国骨伤》2022,35(11):1104-1108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于临床近百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但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其发生机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融合术导致邻近节段生物应力的改变与年龄相关的自然退变。融合术后发生ASDeg将严重影响手术的中远期疗效,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为了降低甚至避免ASDeg的发生,临床上出现许多新的技术,诸如保留运动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新兴的细胞移植技术等,但临床疗效仍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证实。因此,发现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开展融合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ASDeg危险因素的研究仍无统一认识,本文将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相应应对措施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OLIF与MIS-TLIF治疗LDD的临床对比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指标,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NOS评价均为中高质量。共有1220例患者,其中OLIF组572例,MIS-TLIF组6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组手术时间(MD=-26.00,95%CI:-38.69~-13.32,P<0.0001)和住院时间(MD=-2.81,95%CI:-3.71~-1.92,P<0.00001)更短,下地时间更早(MD=-0.54,95%CI:-0.70~-0.37,P<0.00001),术中出血量(MD=-44.04,95%CI:-46.97~-41.12,P<0.00001)更少,VAS评分(MD=-0.37,95%CI:-0.67~-0.06,P=0.02)、ODI(MD=-4.48,95%CI:-8.75~-0.20,P=0.04)、DH(MD=1.08,95%CI:0.73~1.43,P<0.00001)、LLA(MD=3.00,95%CI:1.61~4.38,P<0.0001)的改善均优于MIS-TLIF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OR=1.38,95%CI:0.96~2.00, P=0.09)、融合率(OR=2.13,95%CI:0.91~4.97,P=0.0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相较于MIS-TLIF,OLIF治疗LDD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更优;而并发症发生率和融合率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活性氧1(ROS1)等驱动基因及其相应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此外,一些少见新型驱动基因融合,包括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和转染重排因子(RET),正逐渐发展成为全身性治疗选择。然而,这些罕见新型融合驱动基因在NSCLC脑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和预防脑转移的意义人们所知甚少。因此,本文就近几年罕见驱动基因融合在NSCLC脑转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PLIF)和传统开放P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LDD)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LDD患者182例,其中96例采用传统开放PLIF治疗(PLIF组),86例采用MIS-PLIF治疗(MIS-PLIF组)。比较2组腰椎矢状位参数、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萎缩率、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多裂肌萎缩率与顽固性腰背痛的相关性。结果 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椎间隙高度恢复值和节段性前凸角恢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年腰椎前凸角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5年和末次随访时,MIS-PLIF组腰椎前凸角恢复值显著高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S-PLIF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多裂肌横截面积大于PLIF组,多裂肌萎缩率低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随访6个月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下肢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IS-PLIF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S-PLIF组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顽固性腰背痛患者多裂肌萎缩率高于未合并顽固性腰背痛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后多裂肌萎缩可能是导致顽固性腰背痛的重要原因,相较于传统开放PLIF,MIS-PLIF治疗LDD能够更有效地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改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多裂肌萎缩程度,有助于避免顽固性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2-7 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 < 0°)、平直型(0°≤CL < 10°)、前凸型(10°≤CL < 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 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 > 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抗阻训练在预防脊柱手术患者术后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抗阻训练。比较2组患者首次下床端坐位、直立位3min时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头晕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端坐位、直立位3min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1.90±7.96)mmHg(1 mmHg≈0.133 kPa)、(121.06±8.50)mmHg和(74.96±6.19)mmHg、(72.79±6.2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85±8.18)mmHg、(115.98±9.58)mmHg和(72.00±5.73)mmHg、(69.98±5.7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端坐位、直立位3 min时心率为(78.98±6.97)次/min、(80.71±10.22)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22±9.63)次/min、(84.57±8.3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立位3 min时头晕评分为(1.77±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OH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抗阻训练能有效降低脊柱术后患者OH发生率,改善头晕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比较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人工骨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A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07例患者、164节段。根据使用的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37例、53个节段)、同种异体骨组(46例、70个节段)和HA人工骨组(24例、41个节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颈椎疼痛和功能情况。在颈椎矢状面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高度和矢状面参数[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和C2-C7 Cobb角],评估融合器下沉情况。根据Odom标准进行满意程度评估,采用Brantigan评分评估颈椎椎间融合状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植骨不融合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和终板异常比例、单/非单节段比例、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临床随访时间有统计学差异(自体髂骨组41.6±18.4个月,同种异体骨组26.9±15.7个月,HA人工骨组 31.3±8.4个月,P<0.05)。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颈痛VAS评分、NDI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HA人工骨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NDI显著性高于自体髂骨组和同种异体骨组(P<0.05);三组患者VAS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种异体骨组的NDI和JOA评分改善程度显著性优于自体髂骨组和HA人工骨组(P<0.05)。末次随访时自体髂骨组、同种异体骨组和HA人工骨组患者满意程度优良率分别为81.1%(30/37)、84.8%(39/46)和54.2%(13/24),HA人工骨组的满意率较低(P<0.05);融合率分别为94.3%(50/53)、81.4%(57/70)和31.7%(13/41),融合器下沉发生率分别为3.8%(3/53)、4.3%(3/70)和58.5%(24/41),HA人工骨组的融合率显著性较低(P<0.05),融合器下沉发生率显著性较高(P<0.05)。末次随访时,HA人工骨组的手术节段高度显著性较低(P<0.05),三组患者的SVA和C2-C7 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的使用为植骨不融合的危险因素。HA人工骨组有2例患者(8.3%)因假关节形成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结论:同种异体骨植骨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较高,融合器下沉风险较低,可作为自体骨替代材料应用于ACDF;HA人工骨植骨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差,患者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较低,融合器下沉率较高,且有较高的翻修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