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3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1539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523篇
内科学   1131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248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32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1500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1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176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139篇
  1981年   130篇
  1980年   137篇
  1979年   83篇
  1978年   73篇
  1977年   56篇
  1976年   46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骨搬移术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查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DR)的价值。方法 对19例因胫骨外伤致感染性骨不连及大面积骨缺损接受胫骨搬移术患者分别于术后2、4、6及8周、停止搬移即刻、停止搬移后4、8周、去外固定架前4周及去外固定架即刻行DEXA和DR检查,观察不同时间点胫骨搬移区新生骨痂(BMD新生骨痂)和截骨上下端原骨质骨密度(BMD截骨上下端)及二者比率,分析DR图像中胫骨新生骨痂的形态及填充量。结果 胫骨搬移术术后各时间点BMD新生骨痂、BMD截骨上下端及BMD比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D新生骨痂及BMD比率在术后2周分别为(0.07±0.01) g/cm2及(5.56±1.24)%,且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BMD截骨上下端在术后2周为(1.21±0.07) g/cm2,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去外固定架前4周降至最低(P均<0.05)、去外固定架即刻有所升高但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显示,术后4周胫骨搬移始区见新生骨痂影,随时间延长而呈多形态变化;术后2周胫骨搬移区未见新生骨痂填充,至停止搬移即刻新生骨痂填充量达25%,停止搬移4、8周达50%、75%,去外固定架前4周基本达100%。结论 DEXA能动态监测骨搬移术后搬移区新生骨痂及截骨端原骨质BMD;DR可显示新生骨痂形态变化;骨搬移术后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4.
四环三萜化合物是植物来源中药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化合物,但研究发现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普遍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肠吸收不佳,严重影响了该类成分的开发和应用。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按照苷元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达玛烷型、羊毛脂烷型、葫芦素烷型、环阿屯烷型、原帖烷型、楝烷型等几类,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四环三萜化合物单体的肠吸收机制,探讨其肠吸收不佳的原因;综述发现肠吸收多用于研究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配伍的有效吸收成分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并表明中药配伍对有效成分的肠道吸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以期为改善中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口服利用度、新剂型的研发设计以及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Drug discovery today》2022,27(1):82-101
WNT/β-catenin signaling orchestrates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growth, tissue homeostasis, and regeneration. Abnorm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 i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ancers and its inhibition has shown effective antitumor response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pathway, potential targe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NT/β-catenin inhibitors, available inhibitors, and their specific 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the target proteins. We also discuss inhibitors that are in clinical trials and describe potential new avenues for therapeutically targeting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Furthermore, we introduce emerg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assisted tools and technology-based actionable approaches, to translate WNT/β-catenin inhibitors to the clinic for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了失效模型和效应分析方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在核酸的采集、清点、运输和接收等全过程中的应用和有效性。方法 便利抽样法,以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某院进行核酸采样的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进行的核酸采样标本(共1070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核酸采样流程;将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进行核酸采样标本(共10541例)作为观察组,通过经过FMEA优化后的应用信息化手段核酸采样全过程控制,对已筛查出来的高危失效模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整改。结果 表明在经过FMEA优化后,观察组高危失效模型的RPN值显著下降,核酸标本丢失率均显著降低,标本扫码执行率、标本数量正确率提高(均P<0.05)。结论利用FMEA对核酸标本进行全程信息化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差错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节约人力。  相似文献   
7.
8.
This commentary focuses on the emerging intersection between BMP/TGF-β signaling roles in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and th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disease state. Future research is critical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underpinnings of this intersection of the cellular processes disrupted in ALS and those influenced by BMP/TGF-β signaling, including synapse structure, neurotransmission, plasticity, and neuroinflammation. Such knowledge promises to inform us of ideal entry points for the targeted modulation of dysfunctional cellular processes in an effort to abrogate ALS pathologies. It is likely that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are required, either at discrete points in disease progression, or across multiple dysfunctional processes which together lead to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and death. We discuss the challenging, but intriguing idea that modulation of the pleiotropic nature of BMP/TGF-β signaling could be advantageous, as a way to simultaneously treat defects in more than one cell process across different forms of ALS.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医院制剂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鼻黏膜功能是否有调控作用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通鼻消涕颗粒组)和对照组(克拉霉素片组)。分别给予口服通鼻消涕颗粒和克拉霉素片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患者进行糖精试验、鼻部症状VAS评分与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服药前、服药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VAS评分提示:治疗组中,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Lund Kennedy评分提示: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4周后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在治疗后各个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糖精试验提示2组在治疗后2周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患者糖精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的鼻黏膜形态与传输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促进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并优于克拉霉素片组,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