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缬沙坦(80mg/d)、培哚普利(4mg/d)和缬沙坦(80mg/d)加培哚普利(4mg/d)共治疗24周,单独用药组治疗12周后,若血压≤130/80mmHg(1mmHg=0.1333kPa),继续单独治疗12周,若血压〉130/80mmHg,改为联合用药治疗12周,观察血压、尿蛋白、血肌酐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比单独用药组高(P〈0.05),两种药物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第12周后血肌酐有明湿下降(P〈0.05)。单独用药组血压未达标病例再联合用药后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缬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较单独用药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类粥样硬化改变的发生率、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尸检正常脾静脉和门脉高压症切除脾静脉各20例进行光镜观察。后者5例斑块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 正常脾静脉有瓣膜样结构。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内膜结节性斑块及弥漫性增厚;中膜显著增厚;外膜多见急慢性炎。斑块以平滑肌细胞增生为主。 结论 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皆有类粥样硬化改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区别。了解脾静脉的病理改变及程度,对脾肾分流术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吻合口部位以减少吻合口栓塞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肾性高血压大鼠重要脏器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一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重要脏器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活性的变化。方法 取肾性高血压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不同器官组织 ,以PNPP为底物测定各组织CaN活性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aN催化亚单位β亚型 (CaNAβ)在大鼠心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肾性高血压大鼠组心脏、脾、肾脏、肺、脑CaN活性较假手术组分别上升 175 %、90 %、84 %、5 7%、4 3% (均P <0 0 5 ) ,肝脏CaN活性较对照组下降 2 7% (P <0 0 5 ) ,主动脉中CaN活性无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胞浆中CaNAβ阳性棕色染色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脾、肾脏、肺、脑和肝脏中CaN活性均有显著变化 ,心脏CaN活性增高最著 ,且CaNAβ在心肌细胞胞浆中表达增加 ,并可能在心肌细胞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增强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的保健意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抽取200名高血压老年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其预防保健包括饮食、用药、心理、运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5个月后再用相同的调查问卷检测其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运用SPSS7.0软件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掌握高血压相关健康保健知识,改变部分不良的健康观念,并自愿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社区高血压老年人保健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降压治疗对重度妊娠高血压孕妇胎儿血流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62例重度妊高征孕妇,在降压治疗前后分别对胎儿的大脑中动脉、肾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cm/s)、舒张末期流速(EDFV.cm/s)、时间平均流速(TMFV,cm/s)、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等指标进行测量,并以同期相同孕周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两间的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重度妊高征孕妇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阻力降低,肾动脉血流速度增加,阻力增加。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肾动脉血流动力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宫内低氧状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观察叶酸调控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134例H型高血压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降压治疗,同时加用叶酸调控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发生率为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叶酸调控治疗可降低患者Hcy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 青光眼可以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据报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其是否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保护作用尚少见报道. 目的 观察CNTF对大鼠急性高眼压眼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双眼采用眼前房平衡盐液加压灌注法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前2d左眼玻璃体内注入0.5μg CNTF 5μl,右眼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磷酸钠溶液5μl,另取3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造模后1、3、7、14 d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并摘除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学切片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光学显微镜下计数RGCs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RGCs层谷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细胞边界清晰;模型对照组大鼠RGCs细胞膜、细胞核均发现异常改变,有细胞空泡样变;CNTF治疗组大鼠造模后变性的RGCs数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3、7、14 d CNTF治疗组RGCs数目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造模后3~7d,CNTF治疗组RGCs层谷氨酸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50±1.04)个/3个高倍视野和(6.00±1.41) 个/3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的(9.00±2.91)个/3个高倍视野和(10.83±1.94)个/3个高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造模后1d和14 d两组间谷氨酸阳性细胞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8、0.180).结论 CNTF能够下调急性高眼压眼谷氨酸在RGCs中的表达,从而对RGCs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估EVS、EVL、组织粘合剂注射及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对712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EVS615例,经1826次治疗,急诊止血率为96.9%,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84.6%,并发症发生率为14.7%,肝硬化患者344人随访12~104月,1、3、5年生存率为91.52%±1.36%.71.42%21.71、47.13%±1.86%。EVL30例,食管静脉消失率为76.7%,复发出血13.3%。组织粘合剂注射12例,急诊6例全部止血。TIPSS治疗先例。成功率为90.9%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好转为82.3%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一年内支架闭塞、狭窄、复发出血16例(38.09%),随访12~42月,死亡12人(21.8%)。结论内镜下介入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首选方法。急诊止血以EVS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为优,EVL浸润性并发症低,但反复出血率较高,TIPSS治疗中远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单纯高血压和伴左室肥厚分别属心力衰竭发展的A、B阶段,早期和积极控制血压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很有前景的措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或利尿剂及其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有效减少因高血压所致心力衰竭及其导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观察50例EH患者培哚普利治疗6月后,左心室舒张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E峰、A峰、A/E比值的变化。结果:50例EH患者治疗6个月后,IVST、LVPWT、LVMI明显下降(P<0.05),A峰、A/E比值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培哚普利在降压的同时,不但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且能有效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