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6篇
  免费   2229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耳鼻咽喉   356篇
儿科学   229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2265篇
口腔科学   913篇
临床医学   2090篇
内科学   4982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575篇
特种医学   5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3299篇
综合类   5407篇
预防医学   703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2108篇
  27篇
中国医学   1388篇
肿瘤学   4764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841篇
  2016年   961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1561篇
  2013年   1791篇
  2012年   1480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187篇
  2008年   1284篇
  2007年   1489篇
  2006年   1231篇
  2005年   1170篇
  2004年   949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788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30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8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行EUS且EUS分期为T1的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EUS与术后病理浸润深度的一致性,计算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探究影响EUS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纳入380处病变,EUS发现黏膜内(T1a)病变301处,黏膜下层(T1b)病变79处;术后病理实际浸润深度为T1a病变320处,T1b病变60处。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77.1%(293/380),灵敏度为83.4%(267/320),特异度为43.3%(26/60)。多因素分析提示,病变位于胃上1/3部(OR=2.272,95%CI:1.266~4.080,P=0.006)、病变长径≥20 mm(OR=2.013,95%CI:1.200~3.377,P=0.008)及低分化癌(OR=2.090,95%CI:1.018~4.294,P=0.045)是影响EUS分期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分化癌(OR=4.046,95%CI:1.737~9.425,P=0.001)是EUS过度分期的危险因素。结论 EUS对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影响EUS分期准确性的因素包括病变位于胃上1/3部、病变长径≥20 mm及低分化癌,其中低分化癌是EUS过度分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田玥  邹健 《现代肿瘤医学》2022,(23):4377-4382
胃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因确诊疾病较晚而影响治疗效果,胃镜活检后的病理虽然作为确诊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此方式过程痛苦,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且具有侵入性,可能会导致患者拒绝操作而难普及于临床,因此积极找寻胃癌有效的监测指标十分必要。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维生素与胃癌的相关关系,并试图通过摄取某些维生素降低胃癌发生率,延缓病情及改善预后,也有通过检测血清中维生素的水平给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叶酸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血清中水平与胃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胃癌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Investigation of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mN) of gastric cancer has been focused on either T1 disease or T1-4N0 disease. Yet, it is unclear whether standard management algorithm toward poorly differentiated gastric cancer (PDGC) is more vulnerable to existence of mN, given its inherently biological aggressivenes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histological types.Patients and methodsA surgical series (n = 3456) of gastric cancer categorized by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was enrolled to analyze survival stratification. Of them, a cohort of T1-T4 N0 PDGC (n = 100) were subjected to cytokeratin immunohistochemistry, a surrogate of mN.ResultsCancer-specific survival by AJCC8 staging system could be nicely differentiated in both well-/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and signet ring cell types, while those between stage IA versus IB (p = 0.105), and stage IB versus IIA (p = 0.141) in PDGC could not. Thirteen (13%) out of 100 node-negative PDGC cases exhibited mN, with 5, 2, 5 and 1 cases occurring in T1, T2, T3, and T4 stage, respectively, without identifiable contributing factors. Prognostic performance of AJCC8 working upon PDGC became more discriminative by incorporating mN, as hazard ratio of stage IIIC referenced to stage IA increased from 43 to 78.ConclusionDefective discriminative survival of PDGC by standard staging algorithm prompted us to survey mN occurring in T1-T4N0 PDGC. The prognostic performance of AJCC8 working upon PDGC was enhanced by incorporating mN. As so, we recommend documentation of mN exclusively on node-negative PDGC that helps unveil stage migration phenomenon and switch to appropriate adjuvant therapy in need.  相似文献   
4.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一对疏水性烯丙基联苯酚类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具有许多相同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等。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也能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增强胃肠道内Cajal间质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的表达和受体活性,促进内质网释放钙离子,激活Cajal间质细胞的起搏电流,增强胃肠道的节律性收缩。因此。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胃排空和胃肠推进运动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当各种病理因子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低下时表现为促进胃排空和胃肠推进运动;当各种病理因子引起胃肠运动亢进时,表现为对抗亢进。加之它们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保护肠黏膜免遭伤害,提高脓毒症所致的胃肠道运动障碍,也能对抗各种肠炎和泻药所致的腹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索中医药联合化疗防治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医药提高辅助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PubMed等数据库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研究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RCTs,Meta分析显示,对比单纯化疗,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提高LAGC术后KPS评分、提高CD3+指标、提高CD4+/CD8+,降低术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症状、腹泻、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在术后QLQ-C30评分以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当;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降低LAGC术后1年、2年、3年、5年累计复发转移率,延长DFS。结论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可提高LAGC术后患者免疫水平及KPS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LAGC术后累计复发转移率,提高DFS。  相似文献   
6.
Epstein-Barr virus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aGC) cells originate from a single-cell clone infected with EBV. However, more than 95%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have a histor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and H. pylori is a major causative agent of gastric cancer. Therefore, it has long been argued that H. pylori infection ma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BVaGC, a subtype of gastric cancer. Atrophic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 symptom of H. pylori infection, is observed in the gastric mucosa of EBVaGC. Therefore,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H. pylori infection is a cofactor for gastric carcinogenesis caused by EBV infection or whether H. pylori and EBV infections act independently on gastric cancer formatio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EBV infection assists in the onc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caused by H. pylori infection. In contrast, 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H. pylori infection accelerates tumorigenesis initiated by EBV infection. By reviewing both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we reorganized the role of H. pylori and EBV infections in gastric cancer formation.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在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及治疗手段疗效评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对小鼠鼻腔灌洗以及鼻黏膜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小鼠鼻腔灌洗以及鼻黏膜获取的效率与质量。方法 经后鼻道的鼻腔灌洗方法,并将它与经气管插管的鼻腔灌洗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灌洗液回收率以及操作耗时,以确定两种方法的优劣。另外本研究还提出了两种小鼠鼻黏膜获取方法:即从鼻骨和上颚两个开放的窗口获取鼻黏膜,以及分部位获取鼻黏膜的方法,并通过图片的形式对过程予以了展示。结果 经过简单培训的实验员用后鼻道鼻腔灌洗法收集的灌洗液量要显著高于颇有经验的实验员用气管插管鼻腔灌洗法获取的灌洗液量,平均回收率达93%,而且操作耗时明显缩短。通过从鼻骨和上颚两个开放的窗口获取鼻黏膜,以及分部位获取鼻黏膜的方法,可以分别实现最大化的获取小鼠鼻黏膜。结论 经后鼻道的鼻腔灌洗,从鼻骨和上颚两个开放的窗口获取鼻黏膜,以及分部位获取鼻黏膜的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容易掌握,将会为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研究的取材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胃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的差异蛋白和信号通路,为以HPSE为靶点防治胃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中转入干扰HPSE的慢病毒载体(LV-HPSE-RNAi),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株,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PSE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筛查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蛋白PKCa应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结果: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沉默HPSE表达的ZSGC7901细胞对比检测出98个差异蛋白,并且富集在157条信号通路上。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有6条:细胞外基质和受体相互作用、局灶性黏附、PI3K-Akt信号通路、癌途径、癌中microRNAs、Wnt信号通路。且上调的FAK、ITGA、PKCa等蛋白和下调的PKA、CDK6等蛋白在通路中处于重要的位置。Western blot结果证明PKCa在沉默HPSE的ZSGC7901细胞中表现为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蛋白质组学筛选结果一致。结论:HPSE在人胃癌细胞中调控的蛋白,参与细胞重要生物学过程、参与重要分子功能及重要信号途径,有望可以成为防治胃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LP小鼠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不同脏器炎症浸润程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免疫器官中T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小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在术后0h、6h、12h、24h、48h及72h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血液、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IL-10、IL-2、IL-4的含量变化,并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reg及Th17比例变化、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及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于术后6h达到峰值,血浆中IL-6含量于术后12h达到峰值,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回肠组织中IL-10含量于术后6h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回肠组织中IL-2含量与术后出现持续上升,并在术后24h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血液、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IL-10、IL-2、IL-4均于24h后大幅下降。CLP术后6h及24h的脾脏淋巴细胞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细胞比例于术后12h达到最高,CD8+T细胞比例于术后24h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h17、Treg、CD4+T及CD8+T细胞均于24h后出现下降。结论 脓毒症发病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炎症因子浸润程度不同,肠道黏膜中炎症反应出现最早且持续时间更长。脓毒症中后期CD8+T细胞的显著减少及Treg比例的相对性增加可能提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875-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HGC-27、MGC-803、SGC-7901、AGS、MKN-45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875-5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875-5p模拟物/抑制剂(mimic/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质粒(miR-NC/Anti-miR-NC)转染至AGS细胞/MKN-45细胞,构建过表达/抑制miR-875-5p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转染。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分别检测miR-875-5p表达变化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875-5p与上游刺激因子2(USF2)的靶向关系,WB实验验证miR-875-5p对USF2的调控作用并检测USF2蛋白的表达。构建MKN-45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miR-875-5p过表达对MKN-45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75-5p在6种胃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均P<0.01)。与Control组和miR-NC组相比,miR-875-5p mimic组AGS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miR-875-5p inhibitor组MKN-45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875-5p能够直接靶向USF2基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875-5p显著抑制MKN-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结论:miR-875-5p通过靶向USF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