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中药灌肠、外敷、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外敷、针刺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28例,采用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的西医保守治疗方法;B组(治疗组)3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同时用双柏散外敷腹部疼痛部位及针刺足三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降低,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运用外治法能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中TNF-α、IL-6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清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17-19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中药灌肠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及优势。[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另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结果]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2例手术,余均治愈。30例单纯西医治疗的病例,有8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配合中药灌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结果,并能减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评价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后,分别于2h、4h、6h、12h及24h行腹部站立X线摄片,观察造影剂在肠道的运行情况及是否到达盲肠,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变化。结果泛影葡胺到达结肠时间:2h8例,4h96例,6h84例,12h115例,24h63例,24h后泛影葡胺仍未到达结肠者20例;行非手术治疗282例,有279例临床治愈,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行手术治疗104例,有102例临床治愈,2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结论口服泛影葡胺对肠梗阻部位、性质的诊断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梗阻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刀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超声刀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电刀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3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135min,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8~26h,住院时间3~5d,无出血、肠漏、腹腔脓肿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结合超声刀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实用,而且手术发生再粘连梗阻性机会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小肠支撑内排列治疗,总结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该科对13例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撑内排列小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小肠支撑内排列术能有效治疗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无复发,且能及早实施肠内营养。结论 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治疗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是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