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金鑫  雷波  王雷  贺淑君  郭敏  李玲  左娟 《中外医疗》2016,(13):113-115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该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硬膜外腔注入氢吗啡酮注射液,3组剂量分别为:Ⅰ组0.1 mg,Ⅱ组0.2 mg,Ⅲ组0.3 mg,所有患者接静脉镇痛泵,配方地佐辛25 mg+托烷司琼2 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背景剂量2 mL/h,PCA 2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分别在术后2 h、4 h、6 h、12 h、24 h进行随访,记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2 h、4 h、6h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2.0±0.6)分和(2.3±0.7)分比(3.7±0.6)分、(2.3±0.5)分和(2.5±0.7)分比(3.9±0.4分)、(2.4±0.6)分和(2.3±0.4)分比(3.7±0.6)分];同时Ⅰ组观察到PCA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9±1.5)次比(1.0±0.9)次和(1.0±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2h、4h、6h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观察到的例数Ⅲ组高于Ⅰ、Ⅱ组。结论硬膜外注入0.2mg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提供完善的镇痛的同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标准评分表的设计及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600例为观察组,助产士应用会阴标准评分表进行会阴评分,其中>9分可以不做会阴切开。选取2013年1—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100例为对照组,助产士依靠个人经验估计不做会阴切开,两者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有2850例未行会阴侧切(50.9%);会阴完整、Ⅰ、Ⅱ分别为810(28.4%)、1770(62%)、270(9.6%),对照组1800例未行会阴侧切(35.3%),会阴完整、Ⅰ、Ⅱ裂伤分别为498(27.7%)、965(53.6%)、337(18.7%),两组均无Ⅲ会阴裂伤。两组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裂伤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标准评分后得分越高,会阴裂伤率越少,裂伤程度越轻。结论采用会阴标准评分体系指导无保护会阴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郑小叶  张丹  谢晴  马敏涛  王文利 《西部医学》2019,31(12):1935-1938
目的 探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对初产妇膀胱膨出疾病分级与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西安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膀胱膨出)初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46)及剖宫产组(n=46)。在静息、屏气向下用力动作(Valaslva)及缩肛状态下观察两组患者膀胱尿道及盆膈裂孔的超声成像变化,测量膀胱相关参数数值并进行膀胱膨出Green分型。 结果 两组产妇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比较中,静止期BSD、尿道膀胱后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剖宫产组产妇张力期BSD、尿道膀胱后角及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明显小于经阴道分娩组产妇(均 P<0.05)。 经阴道分娩组产妇膀胱膨出Green分型中,Ⅰ型6例(13.04%),Ⅱ型26例(56.52%),Ⅲ型14例(30.43%);剖宫产组产妇膀胱膨出Green分型中,Ⅰ型14例(30.43%),Ⅱ型23例(50.00%),Ⅲ型9例(19.56%)。经阴道分娩组Ⅰ型膀胱膨出者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Ⅱ型、Ⅲ型膀胱膨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有效区分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Green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的发生及其与分娩方式、住院医疗费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1名本院产科待产的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的正常初产妇,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及人口学资料问卷调查,出院后追踪分娩方式及住院费用。结果:健康初产妇中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11%,23.46%,远高于正常人群;初产妇年龄、家庭月收入、怀孕意愿与产前焦虑、抑郁症状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焦虑抑、郁者剖宫产率为52.63%,正常产妇剖宫产率为27.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有焦虑、抑郁心境者住院费用与正常心境产妇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心境同一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住院费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与其分娩方式及住院费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婴分离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母婴分离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母婴分离初产妇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母婴同室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强迫、抑郁、恐怖和症状附加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母婴分离初产妇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且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建桃 《河北医学》2014,(3):513-516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二者其它产程时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入组时两组孕妇各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产后6周及产后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两组各盆底肌纤维肌力较入组时均下降( 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 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各盆底肌纤维肌力基本恢复至入组时(P>0.05),对照组仍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有助于初产妇自然分娩,改善盆底功能,促进产后康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初产妇盆底损伤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初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探讨低声压级水平次声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共12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次声治疗组(30例)、盆底肌锻炼组(30例)、电刺激治疗组(30例)、生物反馈治疗组(30例),观察次声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对初产妇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具有改善循环、扩张血管、减轻瘢痕纤维化、加速伤口愈合、加速炎症消退等功能。结论: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可能是未来临床治疗盆底损伤性疾病经济而易于普及的有效手段,可为防治产后盆底损伤性疾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的应用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无痛分娩处理,而治疗组采取无痛分娩+缩宫素静脉点滴处理,对比分析两组处理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有效镇痛率、疼痛评分、剖宫产率、助产率、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治疗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助产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应用可以改善母婴结局,能明显加速产程,减少出血量、器械助产率、母体疲劳、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同时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simulation-based childbirth education (SBCE) on reducing fear of childbirth (FOC) of Chinese primiparas.MethodsA total of 56 primiparas completed the trial including 26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3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four sessions of SB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renatal car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Wijma Delivery Expectancy/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WDEQ-A) and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 (CBSEI) were used to evaluate FOC and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Birth outcomes including delivery method, labor duration and Apgar scores were collected.ResultsScores on the WDEQ-A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BSEI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esarean birth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4.61% vs 46.67%, P > 0.05).ConclusionSimulation-based childbirth education alleviates FOC, increases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and improves birth outcomes,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to alleviate FOC of primiparas in the future.Practice implicationsSimulation-based childbirth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method to educate women about childbirth. Its integration into routine prenatal care of Chinese primipara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duce F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