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述析帛书《五十二病方·祛疣》医方,其施治所用“道具”“仪式或动作”“祝辞”等是巫术治疗的三要素,同时与施术治疗相关的神秘数字“三、七”,特殊时日“月晦日”、咒语“祝辞”“禹步”等既极具巫医文化内涵又与现代医学的“时间生物学”、心理学以及体育疗法等存在理论关联性,很好地佐证了“医起于巫,巫医同源”的观点。通过对其巫医文化内涵的分析,表明巫医存在的时代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这都将有利于今后继续对巫医问题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肝阴虚证候的本质,本文分析和整理肝阴虚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表征、证候属性疾病及遣方选药的规律。方法:运用检索文献并进行频数统计的方法,检索查阅1960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10日中国知网中医临床研究文献。结果:肝阴虚证的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伤阴,阴液亏虚,失于濡养;证候辨证要点主要为脉弦细数,舌红少津,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咽干燥,两目干涩;证候临床属性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临床上治疗肝阴虚证使用处方主要为一贯煎、补肝汤、四物汤、芍药甘草汤,临床高频使用中药为生地黄、白芍、枸杞、当归、麦冬。结论:本文对于肝阴虚证的证候特点以及辨证用药规律做出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将有关肝阴虚证的论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为揭示肝阴虚证的本质与临床上形成较为成熟的肝阴虚证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备急千金要方》集中体现了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首开脏腑论治先河,脏腑卷下分列虚实,提示辨证法门,方药罗列其中,以方示法。《备急千金要方》腑实热内容,以寸口脉位定脏腑,以阳实脉象示病性,以关联经脉及脏腑病症为提纲,以热邪充斥,经腑、脏腑同病为病理特征。依据各腑实热的病理特点,结合《千金翼方》本草理论,分析其组方用药特色,随腑实热病性不同有清养、清泻、清宣、清解等功效,视其兼证而用安神、泻下、利水、行气、凉血,解毒散结等药物。其组方配伍思路既可以针对现代疾病如不寐、头痛、乳痈、口疮、便秘、癃闭等提供借鉴,也可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方源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简要概述两宋煎点茶汤、以茶入药之俗,并以四君子汤为例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实物及其方剂学意义进行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白汤”在方剂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粗考两宋药事、茶事民俗,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或为两宋时期冲点团茶。四君子汤中虽无“大行气”之品,然得“白汤”之助却获“大行气”之用。诸家或循此“以茶入药”之实践,终成四君子汤后世“行补兼施,补而不滞”之衍化。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通过探析《局方发挥》之脾胃病误诊误治,以期指导与改进现代医家临床治疗。[方法]对《局方发挥》之脾胃病误诊误治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朱震亨从脾胃病探析误诊误治的特色。[结果]朱震亨从脾胃病论误诊误治的特色:1)《和剂局方》具有误导性脾胃病治疗的中医知识,导致当时医者与患者误诊误治脾胃病。2)《和剂局方》引起的脾胃病误诊误治问题,主要可分成两类:辨证失误和治法失误。3)辨证失误所导致的误诊误治包括忽视审证求因、认为"诸寒为病"、误辨寒热虚实等。4)治法失误包括"一方通治诸病"、滥用辛香燥热药组方、利用砒丹巴硇行积垢、修改汤剂为丸剂、用峻剂盲目祛邪及错误滋补等。[结论]朱震亨在《局方发挥》指出当时脾胃病的误诊误治问题,显示出了其独特见解,对现代医家治疗脾胃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曾学文治疗心系疾病的常用方。曾学文主任认为其理法方药,阐述了张仲景心系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心系疾病发病多因本虚标实,病位在心,"心动则五脏皆摇",可牵及肺、脾、肝、肾,本虚多以心气、心阳不足为主,可累及心阴,标实多以寒邪、痰饮、水湿、血瘀为主,"气、血、水"乃心脏疾病三步曲。  相似文献   
10.
周华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3):540-542
《少林寺伤科秘方》之"少林寺经验损伤方"中载有方剂共41首,其中9首为专治相应部位之跌打损伤,5首为外用方剂。其所载方药基本符合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的病机特点。"祛瘀不伤正"是贯穿于伤科整个治疗过程,对于体弱之人时刻要顾护正气。纵观书中方剂,所有药物的用量均不大,应该考虑到了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所以此书中的方药剂型虽多,但不循常规。《少林寺伤科秘方》用药以活血行气化瘀为主,兼以补养正气。通过对药物使用频率的分析,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炙甲片、香附、枳壳、苏木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当归,当之无愧的成为治疗伤科疾病的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