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学术活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为研究生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介绍人文素养的具体内涵,强调人文素养是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指出目前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存在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并从深层次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外部及内部原因,即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极端功利主义影响。同时。从四个层面着手,提出了解决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缺失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自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实施以来,社会评价并不高,甚至存在相当数量的负面评价。究其因,一是源于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误区,二是源于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毕业后职业技能基本培训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功能定位不清,形成相互干扰和冲突。建议进一步梳理思路,正确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育特征与功能定位,建立各自恰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在全国建立先进、科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生课程教学“本科化”是当今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突破传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创建换位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题选择-学生备课、讲课、出试卷-老师指导、听课、点评-师生讨论、同学问辩论-考试”的教学进程结构。也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①目的 了解综合性大学不同专业在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②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对 99名文理专业和 82名医学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③结果 文理专业研究生组的恐怖因子、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医学专业研究生组 ,也明显高于中国成人常模 ,差异有显著性 (F =5 .0 6 7~ 4 5 .71 6 ,q =2 .36 9~ 1 2 .95 8,P <0 .0 5、0 .0 1 )。医学专业研究生组的恐怖因子、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常模 ,差异有显著性 (q =2 .4 78~ 1 1 .35 6 ,P <0 .0 5、0 .0 1 )。④结论 在校研究生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正确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国1998年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增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我们就临床实践环境的改善、医学知识的更新、临床能力的评估及临床科研的开展等在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对医学研究生实施转化医学教育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缺乏真正的临床实践技能,而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新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转化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转化导向为有利病人诊断、治疗方法的提高。对研究生开展转化医学教育无疑是避免目前医学硕、博士培养与临床需要脱节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有效控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质量、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是目前医学研究生管理部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们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结果的分析,试图找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及临床技能考核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客观、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作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