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预防及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4例).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来评定氧自由基水平及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结果 A组与B组比较,血浆中MDA含量下降,SOD和GSH-px活力升高(P<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预防及治疗百革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3.
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病理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测定百草枯(Paraquat)中毒后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建立一种比较可靠、稳定的肺纤维化动物病理模型。方法:SD大鼠共96只,雌雄各半。5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给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百草枯溶液,计算并确定1、2周的半数致死量;确定半数致死量后,另备46只SD大鼠,仍为雌雄各半,其中28只作为中毒组,选取18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18只作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等渗盐水,每天观察大鼠中毒症状,并于1、3、5、7、14、21、28、35和42 d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进行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大鼠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1和2周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8.27和17.29mg/kg;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6.61~20.09和15.99~18.67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18 mg/kg剂量的百草枯溶液后,大鼠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了典型的中毒症状,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到百草枯中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及纤维化病理的演变过程。结论:百草枯对大鼠具有很强的毒性,选择适当剂量的百草枯溶液染毒,不仅可减少实验用鼠量降低实验耗材,还可导致大鼠肺出现典型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8
目的测定百草枯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half lethal dose,LD50)。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百草枯溶液,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百草枯的LD50值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小鼠出现自由活动减少,濒死时呼吸频率增快、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等中毒症状。百草枯的LD50为104.72 mg.kg-1,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94.26~116.32 mg.kg-1。结论百草枯属于中等毒性农药。 相似文献
5.
急性百草枯中毒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6例,死亡率80%,其中1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可有局部刺激症状及肺、肝、肾、心、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死亡率随服毒量增大而增加,服毒量〉50ml者8例全部死亡,白细胞〉200×109/L者10例,低血压及昏迷患者全部死亡。12例行血液灌流,死亡9例,死亡率7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早期洗胃,及早进行血液灌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草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有较强的毒性。因百草枯中毒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无特效解毒剂及后期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已使其成为目前致死性最高的农药中毒。目前研究认为中毒损伤机制主要是通过其强氧化作用,使机体内还原酶及脂质的氧化,直接或间接损伤DNA,使细胞坏死或凋亡。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在服毒后第一时间及时行失活与吸附处置;进行强化血液灌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自由基、炎性介质药物。 相似文献
7.
8.
急性百草枯中毒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3例,死亡率52.0%。可有局部刺激症状及肺、肝、肾、心、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死亡率随服毒量增大而增加,服毒量〉50 ml 4例全部死亡。白细胞〉200×10^9/L者8例、低血压及昏迷患者全部死亡。10例行血液灌流,死亡7例,死亡率70.0%。6例行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死亡2例,死亡率33.3%。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早期洗胃及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可降低死亡率,白细胞〉200×10^9/L者、低血压、昏迷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9.
10.
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原大剂量激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与未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死因及死亡率对比。结果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2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例存活,存活率37.50%;死亡15例,死亡率62.50%;而未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仅6例存活,存活率33.33%;死亡12例,死亡率66.67%。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有一定的效果,可延长生存期,但没有明显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