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Pyridoxamine, a reactive carbonyl (RCO) scavenger, can ameliorate peritoneal deterioration in uremic peritoneal dialysis (PD) rats when given via dialysat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cavenging circulating RCOs by oral pyridoxamine. Rats underwent nephrectomy and 3 weeks of twice daily PD either alone or with once daily oral pyridoxamine. PD solution was supplemented with methylglyoxal, a major glucose‐derived RCO, to quench intraperitoneal pyridoxamine. Oral pyridoxamine achieved comparable blood and dialysate pyridoxamine concentrations, suppressed pentosidine accumulation in the blood but not in the mesenterium or dialysate, and reduced the increases in small solute transport and mesenteric vessel densities, with no effects on submesothelial matrix layer thickening or serum creatinine. Thus, reducing circulating RCOs by giving oral pyridoxamine with PD provides limited peritoneal protection. However, orally given pyridoxamine efficiently reaches the peritoneal cavity and would eliminate intraperitoneal RCOs. Oral pyridoxamine is more clinically favorable and may be as protective as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胃黏膜组织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化浊解毒组,每组12只。采用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法复制PLGC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维甲酸组予维甲酸药液40 mg/kg、化浊解毒组予化浊解毒方水煎液10 g/kg,均每日1次灌服,连续1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浊解毒方对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AKT、mTOR的影响。结果给药16周后,模型组AKT、mTOR表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组、维甲酸组AKT、mTOR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解毒组与维甲酸组比较,AKT、mTOR表达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AKT、mTOR的表达,从而调控AKT/mTOR通路,达到抗肿瘤血管新生以逆转PLG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和单纯DFDBA材料在大鼠体内血管及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4个不同部位异位植入后的血管再生能力。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料(B组),再按植入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4组,分别植入大鼠的背阔肌及血管(血管及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4个不同部位。,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VEGF表达的图像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组新生血管数量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B组。不同的植入部位.以血管及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VEGF表达最强,其次是肌组、皮下组,脂肪组最弱。结论:当加入外源性rhBMP-2时,rhBMP-2/DFDBA复合物可以表现出更强的血管再生能力;不同组织中,rhBMP-2/DFDBA复合植入物的血管再生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以血管及肌组织最强,肌组织和皮下组织次之,脂肪组织最弱,这可能由各组织的血流速率不同所引起。  相似文献   
5.
Prefabricated flap is so named as the skin flap is prepared by prefabricating a circulation-rich skin flap by implanting a named blood vessel or a portion of fascia which is incorporated with rich blo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顺铂低剂量节律(LDM)化疗对小鼠H22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节律组A:顺铂0.6mg/(kg·d)每日腹腔注入,每周5次;节律组B:顺铂1mg/(kg·d)隔日腹腔注入,每周3次;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每日腹腔注入,每周5次,持续2周;最大耐受剂量(MTD)组:顺铂9mg/(kg·d)一次腹腔注入。每隔2d测量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直径。接种后第15天处死小鼠称瘤质量,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MTD组相比较,节律组A、节律组B肿瘤生长缓慢,无明显的体质量减小。节律组A、节律组B、MT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6.78%、55.56%、39.44%。节律组A、节律组B肿瘤MVD、VEGF、MMP-2表达较对照组、MTD组显著减少(F=9.56、9.38、10.17,q=3.56~6.18,P〈0.05);PCNA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1.95,q=0.87,P〉0.05);MTD组PCNA指数较节律组、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q=6.18、6.10,P〈0.01)。节律组A、节律组B瘤组织可见大量的细胞变性坏死,对照组和MTD组少见。结论顺铂LDM化疗可显著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化疗效果好且毒性低;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与肿瘤内VEGF、MMP-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是易损性斑块的重要特征。采用CEUS评价斑块稳定性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CEUS间接或直接检测斑块炎性反应和新生血管评估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类型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 2例膀胱癌组织中 VEGF、b FGF的表达 , 因子相关抗原定量 MVD,原位杂交显示 VEGFm RAN。结果 膀胱癌的肿瘤细胞内可检测到 VEGFm RNA,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VEGF、b FGF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MVD与膀胱癌组织学类型、b FGF、VEGFm RNA表达均有关。结论  VEGF、b FGF在膀胱癌的血管形成以及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 VEGFm RNA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膀胱癌的表达结果 ,可较准确地表明 VEGF诱导膀胱肿瘤血管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灰阶谐波CEUS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常规超声显示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斑块,根据回声特征及形态学分为均质、非均质及溃疡型斑块,均质斑块又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分析斑块回声特征与造影增强模式特点。结果 CEUS显示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等回声(χ2=10.64,P=0.001)、强回声(χ2=18.62,P<0.001)及溃疡型斑块(χ2=7.38,P=0.007);但低回声与非均质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138)。增强的64个斑块中,46个(46/64,71.88%)斑块表现为由管壁外膜向斑块内增强,其中44个弥漫性增强,2个为束状增强;18个(18/64,28.13%)斑块表现为由管腔向斑块内蔓延的稀疏增强。各类型斑块间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提供更多有关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微泡携带激肽原酶靶向治疗技术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激肽原酶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4只.机械振荡法制备激肽原酶载药微泡.MCAO术后24h所有大鼠按不同组别予以尾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d或6d.超声组在尾静脉给药的同时,予以超声辐照缺血侧颅骨10 min.分别在第3天和第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处死大鼠,测量脑梗死体积,观察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双皮质素的表达变化和梗死灶周围血管密度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术后7d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激肽原酶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VZ区在每20倍目镜视野下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51.8 ±13.1、125.7±11.6、130.2±13.7、234.5±12.4和123.7±10.0,梗死灶周围区在每10倍目镜视野下层黏连蛋白免疫阳性百分比分别为10.0%±0.8%、5.2%±0.7%、5.0%±1.0%、8.0%±1.8%和5.0%±0.9%.其中,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和激肽原酶组梗死侧SVZ区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和梗死灶周围层黏连蛋白免疫阳性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同时点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双皮质素: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比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t=17.88、17.17、18.16,P<0.01;激肽原酶组比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t=15.42、14.78、15.70,P<0.01.层黏连蛋白: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比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t=7.01、6.71、7.11,P<0.01;激肽原酶组比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t=4.23、3.94、4.33,P<0.01).另外,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与激肽原酶对照组相比,梗死侧SVZ区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t=2.46,P<0.05)及梗死灶周围层黏连蛋白免疫阳性百分比(t =2.78,P<0.05)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AO术后7d上述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介导激肽原酶载药微泡治疗较单用激肽原酶治疗更能促进大鼠MCAO术后的神经再生和血管新生,进一步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因此,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治疗技术有望进一步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