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 is a rare pancreatic malignancy with distinctive clinical,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ACC patients is substantially superior to that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A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patient series about ACC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llness is mainly based on case reports and limited patient series.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restricted to one organ; however, with recent breakthroughs in precision medicine, medicines targeting the one-of-a-kind molecular profile of ACC are on the horizon. There are no standard treatment protocols available for people in which a total surgical resection to cure the condition is not possible. As a result of shared genetic alterations, ACCs are chemosensitive to agents with activity against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 and colorectal carcinomas.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or 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is article aims to do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tudy and present the most recent information on acinar cell cancer.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出现远隔部位疼痛的病因。方法选取Denis分类屈曲型骨折的手术病例62例,腰痛伴远隔部位疼痛11例为实验组,腰痛不伴远隔部位疼痛51例为对照组。术中取多裂肌标本,制作冰冻切片,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介素6(IL-6)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的比值来衡量伤椎的压缩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分别行VAS、JOA、ODI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68.73±11.91)%、VAS(8.09±1.51)分、ODI(40.45±3.48)%、JOA(14.00±3.80)分,术后椎体压缩程度(84.00±6.08)%、VAS(5.00±1.34)分、ODI(21.73±3.80)%、JOA(15.36±3.56)分;对照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75.27±14.14)%、VAS(7.65±1.43)分、ODI(39.24±4.64)%、JOA(11.90±3.59)分,术后椎体压缩程度(83.75±8.89)%、VAS(2.76±1.18)分、ODI(15.82±3.65)%、JOA(20.84±3.71)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VAS、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ODI、JOA评分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免疫组化:实验组11例标本SP、CGRP、IL-6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对照组51例标本SP、CGRP、IL-6染色结果阴性。结论屈曲暴力造成脊柱后方组织损伤,SP、CGRP、IL-6介导的炎症反应刺激脊神经后支,是产生远隔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胰母细胞瘤(PB )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等因素,提高对P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P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PB患儿共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岁(2个月~12岁);8例因偶然发现腹部包块就诊,1例产前(32周)超声检查提示胰腺占位就诊;腹部超声(n=6)及CT(n=7)检查均提示胰腺占位;2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3例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8例行肿瘤切除,1例取瘤组织活检;1例术后第2年和第3年分别发生肝转移;肿瘤累及胰头部6例,体尾部2例,整个胰腺1例;肿瘤最大直径3~18 cm,平均10 cm,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细腻,部分区域呈囊性,可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镜下:肿瘤富含细胞,由形态一致的上皮细胞构成,瘤细胞呈实性片巢状排列,混有分化好的腺泡样结构,可见特征性“鳞状上皮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腺泡、内分泌和导管分化的证据,表现为胰酶、内分泌标记和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结论胰母细胞瘤是儿童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镜下显示有腺泡、内分泌和导管的分化及特征性鳞状小体结构,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应注意与胰腺其它肿瘤鉴别。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肿瘤的完整切除。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狗乳牙正畸移动后其恒牙胚才周组织中集落刺激因子(CS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乳牙移动后其恒牙胚改变的机制。方法:取狗下颌第二乳磨牙正畸移动后14d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TGF-β1和CSF-1在恒牙胚牙囊、牙周才槽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和CSF-1的染色在乳磨牙牙根的远中牙周膜和牙槽骨中以及恒牙胚的远中牙囊和牙槽骨中的表达明显减弱,在乳磨牙牙根的近中牙周膜和牙槽骨中以及恒牙胚的近中牙囊和牙槽骨中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狗乳牙正畸移动后其恒牙胚牙周组织也发生骨改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牙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i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探讨牙髓局部免疫系统如何参与牙髓的各种病理改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牙髓中CGRP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正常及龋病牙髓中均存在CGRP,牙髓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数量随龋病进展而增多,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牙髓中存在CGRP并与龋坏深度相关。龋坏早期,神经肽对龋源性刺激做出了反应,随着龋坏的发展,局部反应增强,提示CGRP可能参与了牙髓炎症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皮型钙依赖黏附蛋白 (E cd)、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在口腔鳞癌 (OS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在 77例OSCC组织中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E cd和MMP 2。结果  77例OSCC中E cd蛋白表达与OSCC的WHO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P <0 .0 5 ) ;MMP 2蛋白表达与OSCC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 ;E cd蛋白表达与MMP 2表达呈负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E cd和MMP 2是影响OS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测定OSCC组织中E cd和MMP 2蛋白表达 ,对阐述OSCC浸润与转移机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且对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生物表型多样性。方法 新生1~3天SD大鼠12只,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新60只生大鼠CFs,比较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学检测鉴定常见成纤维细胞标记波形蛋白(viment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盘状结构域受体(DDR2)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Fs干细胞标记nanog、c-kit、sca-1、CD73和CD90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三标技术检测CFs干细胞标记间的共表达情况。 结果 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的CFs收获细胞量大,第3代细胞活力好、纯度高。Vimentin、FSP1和DDR2在CFs中均表达,但DDR2在CFs中呈强表达。部分CFs分别表达nanog、c-kit、sca-1、CD73和CD90,部分nanog阳性的CFs分别和CD73、CD90和sca-1,及其CD90和sca-1存在共表达,nanog+ /CD73+共表达阳性率最高(59.02%±8.39%),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 nanog+ /CD90+共表达阳性率与nanog+ /sca-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这两组与CD90+ /sca-1+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D90+ /sca-1+共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 结论 CFs是具有干细胞特征混合细胞群,在表型上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