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国内四家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轻度持续哮喘儿童18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依据DAS 3.0软件产生的各中心随机编号分为3组, A组60例(ICS+槐杞黄)、 B组60例(ICS)、 C组60例(按需ICS)。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 呼气峰流速占预测值百分比(PEF%pred)、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调查, 并分析比较。结果 180例患儿退出21例, 实际收集有效病例159例,其中A组60例, B组58例, C组41例。A组、 B组治疗后FEV1%pred、 PEF%pred、 FeNO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 C组治疗后FEV1%pred、 PEF%pred、 Fe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 组FEV1%pred、 PEF%pred上升及FeNO值降低更明显, 与B、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EV1%pred、 PEF%pred 上升及FeNO值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持续哮喘患儿需要长期规范化ICS治疗, 槐杞黄颗粒联合ICS可以更大程度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资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8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他啶,10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 73.17%,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以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和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头孢他啶钠,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0的动态变化,及槐杞黄颗粒对炎症因子和感染、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8 - 06 - 01—2009 - 07 - 31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内科的初发PNS患儿67例,随机分为两组:槐杞黄组35例,给予泼尼松加槐杞黄颗粒口服;激素组32例,单纯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0.5、1、3和6个月血清 TNF-α、IL-18、IL-10的动态变化,并记录1年内感染和复发次数。健康体检儿童25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8、IL-10。结果 (1)槐杞黄组感染次数(19例次)明显少于激素组(58例次),槐杞黄组复发例数(7例,20%)明显少于激素组 (12例,37.5%)。(2)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个月时两组均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P < 0.05),之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无差异。(3)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3个月后槐杞黄组显著降低(P < 0.05),并低于激素组,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4)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个月时槐杞黄组、激素组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75±1.77) pg/mL、(7.79±3.01) pg/mL,且低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6个月时槐杞黄组明显上升[(13.29±7.19) pg/mL]且高于激素组[(7.48±3.04) pg/mL](P < 0.05)及治疗前,仍未达到正常水平。(5)复发病例中,槐杞黄组TNF-α显著低于激素组(P < 0.05),两组IL-10及IL-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IL-18、IL-10参与PNS的发病,致炎因子/抑炎因子失衡可能是PNS的发病机制之一。槐杞黄颗粒可能通过降低IL-18的致炎作用,增强IL-10的抑炎作用,从而减少PNS 患儿感染及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MMPs/TIMPs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肝癌组、槐杞黄低剂量组、槐杞黄高剂量组,每组各30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研究对象ALT、AST、AF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9及TIMP-2和TIMP-1含量,观察各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 肝癌组、槐杞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ALT、AST、AFP水平逐渐下降,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组、槐杞黄低、高剂量组血清MMP-2、MMP-9逐渐降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IMP-2和TIMP-1含量逐渐升高(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0.00%,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肝癌组(P<0.05)。槐杞黄高剂量组KPS评分较低剂量组和肝癌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槐杞黄颗粒治疗肝癌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通过降低MMPs及TIMPs水平相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槐杞黄清膏对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 分别为假手术组、UUO(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组,1.5 g·kg-1槐杞黄治疗组,2.25 g·kg-1槐杞黄治疗组和3.0 g·kg-1槐杞黄治疗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每天分别给予治疗组大鼠1.5 g·kg-1, 2.25 g·kg-1,3.0 g·kg-1槐杞黄清膏水溶剂灌胃;于术后第14 d处死大鼠后获取肾脏组织.梗阻侧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测肾间质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堆积程度;Western-Blot方法检测梗阻侧肾组织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大鼠建模后14 d肾间质严重损伤并伴明显纤维化病变,大量肌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广泛堆积.2.25 g·kg-1,3.0 g·kg-1槐杞黄清膏治疗UUO大鼠后,间质纤维沉积及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25 g·kg-1、3.0 g·kg-1剂量槐杞黄清膏治疗UUO大鼠14 d时,α-SMA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使用2.25 g·kg-1、3.0 g·kg-1槐杞黄可减轻UUO大鼠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堆积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肾病综合征(NS)患儿,观察治疗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感染次数的情况。结果 1.第6个月时治疗组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显著作用(P<0.05),而在第4个月时治疗组对体液免疫有作用(P<0.05),对细胞免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治疗后患儿血浆白蛋白均增高,第1及第2个月,治疗组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P<0.01),而第4及第6个月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间24 h尿蛋白定量较前均下降,第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可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次数,同时在升高血清白蛋白及降低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紫癜性肾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60例。2组均连续治疗随访6个月,并于治疗后1年进行回访。观察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肌酐、尿红细胞、尿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回访时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gA、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下降,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临床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对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A给予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对照组B给予槐杞黄颗粒,观察组给予槐杞黄颗粒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免疫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与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1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GINA 方案治疗组患儿按 GINA 方案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及 C-ACT 评分。临床评价指标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喘息发作次数、应用急救药次数、因喘息住院次数。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较 GINA方案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及喘息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 <0.05),C-ACT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16例(轻度腹泻),其中观察组7例(1.15%), GINA 方案治疗组9例(1.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能明显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的次数,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更好地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孙伟  丁静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221-3224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第1~3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在第4~10天口服阿奇霉素片,0.25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0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头痛、发热、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