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369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灌云县2016—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灌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等。结果 2016 —2021年灌云县手足口病 4 205例,呈现出“隔年高发”特征,年平均发病率为67.50/10万;4 —6月和10 —12月为高发期;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0~4岁散居儿童居多;伊山镇、侍庄街道和东王集镇发病率位居前三。2016 —2017年确诊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2018—2021年以Cox A6为主。8例重症病例集中在1~5岁,确诊的重症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隔年高发”和季节性“双峰流行”特征,以0~4岁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和灌云县县城及周边镇(街)为高发区域。EV71灭活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2.
Sim AC  Luhur A  Tan TM  Chow VT  Poh CL 《Virology》2005,341(1):72-79
Enterovirus 71 (EV71) is a highly infectious major causative ag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which could lead to sever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therapy against EV71. In this study, RNA interference (RNAi) is employed a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specific viral inhibitio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EV71 genome were targeted for inhibition by chemically synthesized siRNAs. Transfection of rhabdomyosarcoma (RD) cells with siRNA targeting the 3'UTR, 2C, 3C, or 3D regio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cytopathic effects of EV71.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dosage-dependent with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viral RNA, viral proteins, and plaque formations by EV71. Viral inhibition of siRNA transfected RD cells was still evident after 48 h.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adverse off-target silenc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and feasibility for the use of siRNA as an antiviral therapy for EV71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 市各市 (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上报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苏州市共 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06起,报告病例3 129例,其中57.06%的疫情涉及2例病例。疫情发生的高峰期为每年的5—6月 和9月;报告疫情起数排在前三位的市 (区) 分别为张家港市、吴中区和太仓市;89.46%的疫情发生在幼托机构。采集342 起疫情的867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阳性病原的326起,占95.32%。阳性疫情以柯萨奇病毒A组6型 (CoxA6) 为主, 其次为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 (CoxA16)。结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幼托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 所,病原存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不同年份病原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济南市导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分离株VP1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方法 2018年济南市HFMD常规监测病例样本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随机选择部分CVA6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细胞分离鉴定,扩增阳性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较、氨基酸变异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18年共检测652份样本,其中CVA6核酸阳性率为47.85%(312/652),远高于人肠道病毒A组71型(human enterovirus A 71, EV71)(7.06%, 46/652)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8.44%,55/652 ),为济南市HFMD最主要病原体。通过细胞分离成功获得14株CVA6病毒,经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济南市CVA6分离株均为基因D5亚型,VP1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2%~100%和98.0%~100%,与2017年广东株(GenBank 登录号MG385796、MG385815)、广西株(GenBank 登录号MH018512)、云南株(GenBank 登录号LC413143)及2014年江西株(GenBank 登录号KY913482)等亲缘关系较近。VP1蛋白主要存在V174I等位点变异,与国内流行的D5亚型基本一致。结论 2018年CVA6病毒为导致济南HFMD的主要病原,与广东、广西、云南和江西等省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我国目前流行的基因D5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年成都市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感染、发病现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或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疫情开展监测,根据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金牛区总共报告手足口病2 177例,重症病例3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83.40/10万,无死亡病例,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2011年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情况整体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确保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儿科手足口病(HFMD)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9月—2019 年 9月,选择4 个月~5 岁确诊为HFMD的2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5例,2组患儿在临床治疗和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CNP护理,观察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焦虑水平、依从性、监护人HFMD知识掌握率与健康行为率、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2.98±0.46)d、皮疹消退(3.82±0.54)d、溃疡愈合(4.69±0.72)d和住院时间(4.85±0.8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1±0.51)d、(4.90±0.46)d、(5.06±0.81)d、(5.52±0.99)d (P<0.05);观察组焦虑水平(48.61±6.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53±6.59)分(t=8.233,P<0.05),而依从性却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95,P<0.05);知识掌握率及健康行为率,观察组较对照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5.62% VS 86.09%,93.91% VS 80.87%,P<0.05)。结论 在儿童手足口病护理中,采用CNP模式,可行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人群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广州市共有1711名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重复感染病例发生率3.36%,每次感染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 05例,首次感染不同的肠道病毒后,二次感染手足口病病毒类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5.233,P<0.001).结论 手足口病重复感染实验室结果证实了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之间感染后不能形成有效的交叉保护,同一类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后是否能获得持久性特异性免疫力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早期治疗的临床体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甲基泼尼松龙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与胸部X线影像相关性。方法对42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13.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与其临床表现轻重无相关性,胸部X线表现斑片影广泛,双肺透亮度减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较重,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对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动态观察影像学变化有利于了解病情变化及观察疗效,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伴早期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对85例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病原学等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热性惊厥(FC)62例,占72.94%,HFMD重症早期(易惊、肢体抖动、嗜睡)23例,占27.06%。结果(1)FC组主要表现为在发热第一天出现1-3次抽搐,持续1-10分钟不等,发作停止后神志恢复正常,无阳性病理神经征,部分有既往史和家族惊厥史;重症早期组主要表现为病后3-4天出现易惊、肢体抖动、嗜睡,于治疗后1-3天正常,无阳性病理神经征。(2)两组发热及皮疹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3)多数患者存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糖升高及低钠血症,部分有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以FC组为主。(4)病原检测:EV71-RNA(+)45例(52.94%),CoxA 16-RNA(+)19例(22.35%),肠道病毒通用核酸(+)12例(14.12%),余9例(10.59%)检测均阴性,无交叉阳性结果。(5)平均住院5.86±1.89天,随访均未见后遗症。结论早期识别HFMD伴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病情及病因,有助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